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苏家屯的变迁> 第 一百八十五章,苏老二怒发黑眼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一百八十五章,苏老二怒发黑眼沟(1 / 2)

“大家群,小家轮”。既然苏家屯的人都受到了“老天爷”的这个捉弄,尽管苏老二家里的麦子没有别人家里的好,但他也没有过多地纠结。

又过了几天,苏老二家的麦子只剩下“黑眼沟”东面的一块地了,因为那里的地隔着这样的一条深沟,所以大多数人家的麦子都长得都不好。

出了苏家屯的东街,更不知道是那一年那一代的苏家屯人,在“黑眼沟”东西两个崖壁上开凿了一条通往沟东的“羊肠”小路。小路的宽度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一些特殊的地点,一个人通过的时候都需要侧着身子的。一般的情况下,若是在这条小路上碰上了迎面来的人,则是下坡儿的人把身子侧过去,停下来,让上坡儿的人先过;没有负重的人侧过身子,停下来,让负重的人先过。若是从沟的一方往另一方担挑粮食或者什么生产资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物品的重量问题。重量必须是一口气能担挑到沟底才能换肩或者放下休息的斤称,不然在那小路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是无法换肩和放下担子歇息的。

黑眼沟的东面还有100多亩苏家屯的庄稼地,因为这100多亩庄稼地在村子的东南面,所以人们都习惯地叫它“东南地”。

分地到户的时候,为了公平,各家各户都分有“东南地”的责任田。

那天早上,苏老二担着两个箩筐,天不明的时候都翻过了“黑眼沟”,到了自己“东南地”的那块儿麦田里,他种的麦子明显的没有别家的麦子长得好,他知道那是因为化肥和耕作不到位的原因。

大概到了九点多的时候,苏老二终于把那块儿麦子割完了。他盘算了一下,上午往麦场里担两担,到了下午再担两担。这样,今年麦天地里的麦都算是割完运完了,剩下的活儿只是“脱粒”“扬场”的事情了。

苏老二把放在地上的麦子大概分成了4份。第一担装了其中的一份多一些。

6月的天,上午9点多的时候已经是酷热难耐了,他担着担子小心翼翼的走在那“羊肠”小路的下坡儿上。常言说:“上坡儿不美,下坡儿费腿”,意思是上坡儿费劲儿,下坡儿比上坡儿更难受。

那下坡儿还没有走上一半,苏老二已经是汗如雨下了。这个时候,他觉得两条腿发软,两脚掌好像总是踩在小石子上,只要有一点的分心都可能连人带筐子,连滚带爬到沟底下去。

人,大概都是这样,一旦精神不饱满了,首先要散架的就是肉体。就在这时,不是前头的箩筐触地就是后头的箩筐触地,当他用力地控制住箩筐前后触地时候,又,不是前头的箩筐碰崖就是后头的箩筐碰崖。有几下子,因为前后箩筐碰崖,肩上的那副担子都要把苏老二整个身子弹到那条小路下的沟底了。

要是在平路上,苏老二肯定会放下担子歇息的,但那小路的宽度和坡度都不允许他把那沉重的担子放下去,也不允许他换一下肩膀。此时的苏老二真想发脾气,真想大吼一声把那副肩上的担子撂下去,但他没有那样做,他心里一直想着自家的麦子本来不如别人家的好,大风又刮走了一部分,无论肩上担子有多重,无论这“东南地”的麦子有多瞎,他都不能放弃,因为那是他外出捡铝石时候,娘在家里吃饭的质量问题。

苏老二咬着牙,他一定要坚持到沟底的时候再把肩上的担子放下来歇息。这时,他觉得放着扁担的那个肩膀因困变酸,又有酸变疼,那疼的范围从肩膀扩散到脖子上,又从脖子上扩散到脊梁上······。

“老二”,突然他听见有人在面前喊他的名字。他抬头一看,是薛老喜站在那条小路的中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