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苏家屯的变迁> 第二百四十七章,曾几何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七章,曾几何时。(1 / 2)

中国人有“失去父母,子孙有三年不幸”的说法,所以有了“三周纪念”日的说法。个中最深的道理无法考究,但从表面的现象上是可以窥探其这个说法存在的道理的。

其一,在父母卧床的时候,是需要子孙们细心照顾的,在照顾卧床的父母那一段时间内是最费心血的,子孙们大都在父母去世以后的一刹那,这种身体的透支和损耗所造成的亏损都会一下子表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子孙们的身体是最容易出现不测现象的;其二,父母去世的时候,就像是一季的庄稼,上一季“成熟”过后,下一季也就随之“成熟”了,这是自然的规律,是新陈代谢的现象;其三,还有一部分,就像是薛老喜的死去,原先笼罩在孩子们头上的光环一下子失去了,孩子们自然是一下子失去了被“保护”的能力,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接踵而至,这更是人之常情,自然的现象。

······

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永远是“擎天柱”的角色。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对父亲存在的意义心不在焉,甚至还会产生受制约,有麻烦的感觉,那是因为人还没有到“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晓父母恩”的时候。

在薛老喜活着的时候,二骡子无论是吃喝穿戴或者工作和事业等,都是饭来了张口,衣来了伸手,一定程度上四通八达,顺风顺水。但那时,他从没有想到过那是父亲殚精竭虑,熬眼磨屁股,精打细算的结果,甚至有很多时候他都以为那是自己的命好,自己能干,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薛老喜被坷垃打死以后,二骡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中,他一下子遭遇了许许多多的不测,长了很多很多的见识。

家庭上,他每每回到家里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妈妈愁眉不展的面容和近乎邋遢的生活方式,他一下子开始怜惜起妈妈来了。

他想方设法地讨妈妈的欢心,但无论他怎样地用心,总不见妈妈有积极地表现。这个时候,二骡子才开始思想自己的家里的事来了,他才知道了:“锅是铁打的”道理,。

他也是听人们说的,爸爸这个人很聪明,小时候上学时学业是非常优秀的,1954年苏家屯在四乡八里名声大噪了一阵子。那一年,500多口的苏家屯村一下子考上了两个本科大学生,一个去了京城,另一个就是爸爸。爸爸是被西部大城市的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轻松录取的,曾经在堰县引起了特别的轰动。

但爸爸上学前就和妈妈订了婚,当时叫“娃娃亲”。爸爸上大学以后,妈妈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斗争,终于在爸爸入学将近一年的时候,妈妈只身到了那座城市,并且艰难地找到了那所大学,也不知道妈妈是怎样说服了爸爸的,便又把爸爸带回了苏家屯。

可惜,可怜的是,爸爸是按自动退学处理的,学校里连一个字的证明都没有给他出具。从此,爸爸便永远地待在了苏家屯这个小村子里,就像是一块石头埋进了土地里,不会长粗,也不会长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