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科幻悬疑>北朝帝业> 第875章 太师气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5章 太师气惰(2 / 2)

其他同行众人听到杨敷直言宇文泰的不是,也都并不感觉惊诧,反而各自都流露出认同之sè。可见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tiáo,估计类似的话题已经是他们日常交流的内容之一了。      李泰在听到这话后,心内也不由得暗叹一声。

宇文泰等北镇豪qiáng们能够立足于关中、并且qiáng压关西豪qiáng一头,最直接的原因那自然是他们的势力要更qiáng,而且他们来到关西是为了平定关陇的叛乱,所以他们的面目是保护者而非入侵者。等到孝武西迁,将北魏的法统一并带来关西,又给了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名义。

但是随着宇文泰的篡心日露,再加上对西魏法统的屡屡打击,所谓的名正言顺已经渐渐被其个人威望所取代,而宇文泰的个人威望又不巧的被个反骨仔的失控给重创一番。

发生在长安青门外这一场杀戮,虽然是突厥和柔然之前的仇杀,但发生的地点却是关中畿内。任何一个稍有能力的政权,会容忍其都畿之内发生这样的事情?

所以在长安士民们看来,宇文泰为首的霸府政权还能否承担和履行之前的责任、保护关中的安全,恐怕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发生在畿内的杀戮和bào乱并不只有这一次,但是以前大家也没得选啊!

弘农杨氏刚刚经历一场迫害,家族代表人物的杨宽被禁军bào动、活活打死于宅中,事后也并没有获得什么补偿和追赠,只能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

但嘴上不说并不意味着心里没有想法,杨敷借着这样一桩刚刚发生在长安的凶事抒发自己的看法,估计也是在表示如果李泰愿意起兵杀回关中以挑战宇文泰的霸府权威,起码他们弘农杨氏是站定在这一边的。

对于突厥的快速崛起,李泰当然也心存忧虑,觉得还是应该稍作阻遏一下,否则要不了多久西魏和北齐就得混成南面两个好大儿了。

但这件事也的确是有点难办,西魏本来就底子偏薄,还要面对北齐这一qiáng大的对手,更不要说宇文泰还要提防自己这个反骨仔再作背刺,七分的力量未必能够发挥出三分,再把草原新霸主突厥作为对手,那真是嫌自己命长。

所以如果想要对突厥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起码也得到李泰入主关中之后。

虽然说底子还是拼不过北齐,但是区域之间的人事资源tiáo度必然会比北齐更加灵活有效得多,到时候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进行局部的战争对抗。

杨敷针对突厥的这一番看法,无论是不是夹杂了太多个人的情绪,也算是颇有前瞻性的。

但李泰心里也明白这些名门大族的niào性,给他们三分颜料就敢开染坊,诸如之前自作主张而枉送性命的杨宽,如果李泰现在便流露几分急于返回关中夺权的意思,他们就敢立即给自己写檄文绣战旗,让现在还算平稳的国内局势再生波澜。

所以对于这个话题,他也并没有继续深聊下去,对于这些关中名族的想法稍作了解之后便转移了话题。

抛开这一件事不说,眼下关中最重要的人事变化就是出兵伐齐的军事行动正式进入了筹备阶段,人员和物资的tiáo度也变得频繁起来。与此同时,对山南道的防备也有所加深。

霸府连下政令,不只是限制了武关方面的人事往来,就连汉中进入关中的一些通道也都给封锁起来。之前沔北投资的一些关中时流在察觉到物流通道被限制之后,也都比较惊慌,纷纷到襄阳来告急,恳求台府出面与中外府交涉一番,希望能够放开管禁。

李泰倒是没有收到中外府相关的书令通知,对于此事也没有一个系统性的tiáo查了解,毕竟眼下的他需要管理的人事更多,也不能全副jīng力都只为这些沔北工坊主们保驾护航。

于是他便将此事交代给即将赴任的杨敷,先由荆州州府进行管理交涉一番,如果事情没有什么进展,再奏报到台府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