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科幻悬疑>战国大司马> 第223章:段干氏【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段干氏【二合一】(1 / 2)

段干氏,据蒙仲所知其实至少有两支,且彼此的祖源并不相同。

其中一支出自嬴姓,相传其先祖乃是老子的后人李宗,因在魏国被册封于“段”、“干”两邑而自称段干氏,后来李宗投奔赵国,成为赵国的上将,其后人便是如今赵国的奉阳君李兑那一支。

而另外一支则出自郑国姬姓,其祖先乃是郑武公的次子姬叔段,因其与兄长郑庄公争夺郑国君主失败而逃到一个叫做“共”的地方,因此姬叔段又称作共叔段,其后人为了纪念先祖,改称段氏。

段氏传到第六代,即魏文侯时期魏国重臣段干木,相传其本名叫做段木,三家分晋后因居住在魏国的段干邑,故而被世人称为段干氏,成为段干氏一族的祖先。

关于段干木,蒙仲亦曾向宋雷打听过,得知段干木乃姬段的第六代子孙,因年幼时家境贫困,曾行走于晋国的市井,虽然为人仗义,但也颇为市侩,后待等魏文侯将孔子高徒子夏请到西河,段干木弃尚求学,拜入子夏门下。

值得一提的是,段干木虽然被称作魏文侯时期的魏国重臣,但他本人终身都并未出仕于魏国,只是作为魏文侯的私人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大多时候仍隐居在市井之间,颇有几分“布衣将相”的意思——虽然段干木其实谈不上什么“布衣”,因为他在拜师子夏之前,就已经是晋国经手牲畜的大商贾,家财颇为殷富。

至于“西河之儒”,指的其实就是子夏在西河开馆收徒的这一支。

子夏,原名卜商,他虽然是孔子最器重的弟子之一,但他的思想却与儒家正统思想相左,颇为“异端”,故而在孔子死后,子夏受到同门师兄弟排挤,于是便离开孔门,受魏文侯的邀请来到魏国的西河,相传李悝、吴起皆是他的弟子,就连魏文侯亦拜其为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