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节(1 / 1)

小婉先前按着自家姑娘的吩咐去了伙房抬姜汤,如今回来了却看见两个主子已拥在一起,一时心急转身却被门槛绊了一下,险些要摔倒时被门前的谢允扶了一把。不知他何时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小婉站稳了却狠狠瞪他一眼:“神出鬼……鬼没的,吓我一跳。”见小丫头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他只愣怔在一旁,半晌才说了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早知道就不应该管你。”听见他的话,小丫头急了眼,“你说谁是狗呢!你才是狗!”争吵声传进内室中,顾芷柔才从萧珩怀中退出来,却是朝着门外喊了句:“小婉,你去给谢允也乘碗姜汤来。”小婉听了眼睛又瞪大几分,十分不情愿地跺脚,“姑娘!”谢允得意洋洋地望她,小婉将姜汤抬进主屋转头又往伙房去了,小丫头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往姜汤里加了好些盐。于是,不过半刻之后,谢允便着急忙慌地跑回了自己房中找水喝,这次换小丫头得意洋洋。第七十一章 离国刺客北地的秋凉来的不动声色, 不过才一夜过去,萧瑟的秋风便在苍州城中肆虐。已到分别之际,顾芷柔起了个大早, 亲自伺候夫君穿衣梳洗, 明明有许多话想同对方说, 却化作缄默无言的柔情与不舍。才将将替萧珩把腰带系好, 顾芷柔背过身去,从枕下掏出先前准备的那个荷包塞到他怀中。萧珩愕然, 愣怔片刻才拿起来细细端详,针脚时疏时紧,虽不仔细看瞧不出来,可到底比上宫中织造署给自己准备的,略显粗制滥造了些。她应当是日日将这荷包藏在身边,细腻的锦帛都沾染上她身上的女儿香来。一路北上,他们成日都在一块儿, 他都能想象到,她是如何紧张兮兮地趁着自己沐浴时、出门谈事时, 避开自个儿绣这个荷包的慌忙模样。瞧见他傻站着不说话, 顾芷柔暗暗气恼, 伸过玉手去抢他怀中的荷包。萧珩却笑着求饶:“柔柔松手,别把我娘子送我的荷包捏皱了。”他大掌用力了些,却是摸着了荷包里的那缕青丝。“柔柔放了什么东西在里边?嗯?”他一边一手捏着荷包,一边抬起头望她,另外一只手却是抚上了她如玉的面庞。顾芷柔红了脸低下头, 不知该如何回答。萧珩轻笑一声,如此伎俩,同当初他给她送的那个平安符一般, 他哪里会不知道,摸摸鼻头,沉声低叹一句:“这便是世人所说的心有灵犀……”摸不清他话里的意思,她只抬头疑惑地望他,却只见他薄唇轻启。“柔柔看看先前在白马寺求的平安符。”从怀中将平安符拿出来,萧珩接过去打开,又递回给她,顾芷柔只瞧见里面放着一缕红线缠绕的青丝,和一块小小的布条。于错愕中将布条拿出来展开,却发现上边写着的是他们俩人的生辰和名字,她陡然想起七夕那日他将平安符要了去,原来他在江州时就已算计好一切。那时的自己并不知道前世与他有那么多的纠葛,只以为他是个救了自己的怪人,他越是常常出现在自己跟前,自己越是想躲,可到底是没能躲过……“阿柔,我说过,你只能嫁给我,这不是玩笑话。”将她紧紧拥入怀中,萧珩在她耳边又低喃一句。他的话满含深深爱意,叫她害怕也让她心中一热,她将脸深深埋入他胸膛,双臂环上他的劲腰,无比依恋,“阿珩,我就在此处等你,若是你迟迟未归,或是……我就亲自到木城寻你,在我把上辈子的事情都记起来之前,你也休想躲开我。”明明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却要同他说这样一番话,萧珩只笑笑,笑声透过他宽阔的胸膛沉沉传入她耳中,让她心安几分。两人紧紧依偎、依依不舍,门口却响起谢允的催促声:“主子,该走了。”顾芷柔慌忙从他怀中退出来,却又被他温柔扯住。“照顾好自己……今日天凉,便不要去送我了……”他轻抚她的云鬓,柔着声音同她说。顾芷柔摇摇头,两人不过只有这么一时半刻在一块儿的时间,她自然没有不去城门送他的道理。拗不过她,萧珩只将一旁的斗篷拿来亲自给她披上,给她带上帷帽,牵着她的手往门边走。谢允和小婉面对面侯在门两侧,见姑爷牵着姑娘的手从房中出来,小婉十分识趣地没有上前去扶。昨日顾芷柔便命人准备好马车,如今萧珩要走,倒是多给她派了几个暗卫来,守在小院的四周护她周全。萧珩自是也舍不得她,陪着她一同坐马车到南城门,驻守城外的大军,今日便要往这南城门入城,再由北城门出城北上。只是一行人才行至南城门附近,却生了些变故。顾芷柔靠在萧珩肩上,一手与他的大掌紧紧相握,只是没在这苍州城中逛过,不知行至何处,她便时不时掀开车帘看看。可却好巧不巧望见人群中三两个腰间配着弯刀的人,苍州虽临近北境,可到底还在大周境内,就算是有离国人入大周从商也断然没有随身携带锋利兵器的道理,何况他们刻意穿着大周服饰,守在珩王今日会出现的南城门附近。意图便已是不能再明显。顾芷柔掀开车帘疑惑间,那边易了容的离国人也瞧见了她,此时她并未戴着帷帽。见对方阴寒的目光朝她投来,顾芷柔立时放下了车帘,她转头附在萧珩耳边低语:“阿珩,右边人群中有几个易了容且配着弯刀的离国人……其中一人似是瞧见我了……”萧珩眸光一暗,如今两国即将交战,离国人在大周境内处处受人排挤,就算是进大周从商且在大周已安家的,也断不会在这个时候配着弯刀上街。由此可见,这一伙离国人,来者不善。作为大周的皇子、宣和帝亲封为主帅的珩王殿下,就算自己日后到了木城并无指挥大军的实权,可却于鼓舞军心士气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舍弃自己的性命,大挫大周上下军心,这些离国死士何乐而不为?如今大军入城,正是众人松懈之时,没人能想到此刻离国人敢公然于城门前刺杀大周珩王。望着顾芷柔忧心忡忡的眼神,萧珩拍拍她的手,掀开左侧车帘,朝谢允吩咐了几句。得了主子的吩咐,谢允往南城门处走,赵景尧此刻已侯在城门边上,望见谢允朝自己走过来,赵景尧本欲上前去迎,却见着谢允朝他使了个眼色。两人擦肩时,他才听见谢允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句:“百姓中混了离国刺客。”赵景尧转头吩咐军中最精良的弓箭手上了城楼,谢允也一同上了城楼。随后城门一关,城楼的鼓声一敲,待离国刺客反应过来,百姓已察觉到异样躲到街道两旁。那鼓声其实便是苍州城百姓都能听懂的暗号,说的是城中有离国敌军。如今只有城门底下孤零零站着的约莫十人,城楼上的弓箭手已一齐纷纷举着弓箭对着他们,只等一声令下。赵景尧站在城楼下大喝一声:“尔等还不快束手就擒?”那几个离国人见此情形纷纷逃窜,却有一人朝着顾芷柔的马车过来。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被人发现,却是再与顾芷柔对视之后……他自然知道马车中的女人身份不简单。谢允见状,举起弓箭就往那人射去,可到底派来行刺之人不会是寻常武士,那人武功高强,身手敏捷,锋利的箭头只擦过他的右肩落下。眼见着那人举着弯刀往马车飞身跃起,十七和其他两个暗卫举剑过去与其缠斗。那人见马车旁边高手众多,更加确信先前瞧见的顾芷柔于珩王而言非同一般。他只转身往一处小巷钻去,不知使了什么身法,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赵景尧派了一队人马去追。余下的其他几个离国人却是没那么好运,皆死在城楼上的几个弓箭手的箭下。躲到城楼底下的一众苍州官员见状,才惊神未定地走出来,拍着胸口直叹气。顾芷柔也吓得手心全是冷汗,方才她镇定自若地坐在马车中,是因为她知道萧珩定会护自己周全,可离国人的凶狠毒辣,她却也早有耳闻。知道她被吓着,萧珩只拍了拍她的背,“阿柔别怕,我虽不在你身边,但十七和其他暗卫会护你周全。”愣怔地点点头,见他就要下车离开,顾芷柔拽住他的胳膊,桃花眼沉沉地望向他:“你同我说好的,会毫发无伤地回来的。若是被我发现你身上有什么伤,我便再也不理你了。”听见她孩子般耍小脾气的话语,萧珩却笑了,摸摸她的小脸儿,深深吻吻她的樱唇,额头抵上她的:“如今城中保不齐还会有别的离国人,你便不要下马车了,在车上看看就好,我一定好好地回来。到时候回了京城,我还要同阿柔多生几个孩子。”听着他这不正经的话,顾芷柔眉目也染上赧色,低喝他一声转过头,眼睛却渐渐红了。知道自己越是拖着不走,她越是心中不舍,萧珩只轻叹一声,转身出了车厢。顾芷柔从来自诩是个豁达的人,如今嫁给他却是心中有了依恋,再无法割舍。深吸口气,她挑起车帘,街道上离国人的尸首已被人清理干净,只留下些许血迹,她望着他往城门走去,又望见他骑上高头大马带着大军入城,一滴泪难以抑制地划过面庞,落到车厢的窗框上。赵景尧跟在萧珩后边经她而过,也瞅见了她。他追上萧珩在他旁边皱眉说了句:“你为何将她带来,如今大军压境,她留在盛京才是最安全的。”萧珩侧目睨他一眼,沉声道:“阿尧可知道七夕那日太子做了何事?”赵景尧侧目沉思,宫中的事说是隐秘,可哪个世家能完全听不见风声?在端午那日,他便知道太子觊觎她,七夕又出了那桩事,不难猜到是太子的手笔。“那又如何?她如今是你的珩王妃,太子手再长也伸不到王府去,何况表姐也会护着她。”他不晓得其中的凶险,自然能说出这般单纯的话。可萧珩有上一世的记忆,自然也就知道哪怕如今她已成了自己的王妃、太子的弟媳,东宫那边仍有的是办法将她拘进宫里。“太子是伸不到,可太子妃呢?”萧珩只又望望他,“你不知道,她在家中过得艰难。”赵景尧听了他的话,却是愣在原地半晌,转过头沉沉望了眼马车那边,他才又挥鞭离去。第七十二章 说书人口中的他们才回到小院中, 顾芷柔就命人寻来了有关木城风土人情和记载离国风俗的书籍来。她从前一向向往自由的日子,不用被拘于后宅之中,闲暇时还可以游历四方。可如今萧珩去了木城, 她却没有了游玩的心思。这苍州城虽新奇, 可她暂且没有闲逛的心情。在院里读读书写写字也是极好。她日日将自己拘在房中或是院里读书, 倒是吓坏了小婉。三日后, 萧珩便抵达木城,他遣人给她送信来。可兴许是军中事务繁多, 那信上不过寥寥数语:一切安好,吾妻柔柔勿念。她手捧着书信,却是日日依着信中字迹描摹着他的名字——珩。每日里不是写字,就是读书,没过多久就将木城的来历熟记于心。永和三十七年,先帝遣如今已登基为宣和帝的四子萧似至边境抗敌,当时的木城还不叫做木城。在萧似前往木城抗敌前, 大周被离国狡诈的将军——也是先离国国君独子塔木普暗算。那一战,离国未下战书, 夜半偷袭, 更是派一队士兵潜入城中, 打家劫舍不算,还放了把火烧了离林场不远的一个小村子。北地干燥,且那时正值秋季,火势渐涨,离国的那队士兵撤离及时, 未全军覆没。可那个村子中所有的男女老少,或是被离国人杀害,或是葬身于火海。随后萧似携大军赶至木城, 当时的他不过一个不受宠的庶子,带军出征这样危险又不落好的差事自然落在他头上。他领着大军日夜兼程,不过二十几日便赶至木城,见城中惨状,他立刻上书先帝,将原先的“穆城”城名改为“木城”,一为使城中百姓牢记与离国的血海深仇,二为鼓舞士气。而后,曾经不起眼的先皇四子、如今的宣和帝,带领一众将士击退敌军,与离国签订五十年互不相犯的盟约。战战捷报,虽受了不小的伤,可班师回朝后,这位如今的宣和帝、曾经不受宠的一介小小庶皇子殿下一夜间得了先皇的宠爱,最终甚至登上帝位。如今才过了二十年,离国却又犯大周疆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