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节(1 / 1)

他见康熙脸色缓和起来,知道此事差不多已经能成,心里顿时好上几分,他开口道,“皇法玛若是觉得咱们让□□手围剿那些西夷海盗之事不妥,不妨再派些文人墨士跟着商船过去……”康熙一愣,不解地看着弘晖,那商船是要去西夷那边做生意,文人墨士跟着过去能做什么,难道靠着写文章作诗还能换银子不成?那些西夷蛮人哪里懂得欣赏这些文章与诗词。弘晖轻笑,“那些西夷诸国的传教士不是喜欢来咱们大清来传教嘛,咱们也是有不少圣人祖训的,不妨让那些文人墨士过去也与那些西夷人好生说道,让他们学会仁义二字也就不会来咱们大清生事……”弘晖挺烦一些儒生的,他这些年可没少受到那些人抨击,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考□□名为朝廷做事,有不少人在仕途上迟迟没有建树,也不关心琐事,每日便爱聚在一起喝酒论诗,时不时才写个文章抨击一下时人,弘晖作为这京中行事最出挑的,在那些文人笔下也是“出尽风头”,如今倒是想到了一个极妙的主意。那些书生们虽然没考□□名,但好歹也是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不妨让他们代表大清去与海外诸国进行友好交流一番,也算是发挥了他们自身的作用,这些书生们不是最爱谈经论道吗,合该让他们吹捧的孔圣人走出国门,让更多人一起来聆听教诲,好过整日写小文章盯着他。弘晖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很棒,那些欧洲各国既然都派了这么多传教士来他们大清,那他们也派人过去就属于礼尚往来,对方也该受着,仔细想想,他们这边宗教神话也不少,鸿钧、三清、女娲的,一点都不比西方的耶稣差嘛。康熙见他一副认真思索模样,看样子还真打算让人也去西方诸国传教,错愕半晌才无奈摇头,伸手点了点弘晖的脑袋,“你这主意太促狭了……”弘晖歪头看了康熙一眼,见他并未出言反驳,顿时觉得此事可行度很高,心里开始扒拉着合适的人选,说起来他这个皇法玛可是生了不少儿子,不能让他们干吃闲饭啊,弘晖记得自己那个三皇伯似乎学问做得不错,是时候为大清与西方诸国的友好交流做贡献了。弘晖寻思这让胤祉出使欧洲的可能性,他看了看康熙,如今人家亲爹还在位呢,估计这件事得缓一缓,不过没关系,虽然眼前还不能派胤祉去出使欧洲,但是他那满腹学问却可以用起来,用来撰写一些文化输出的撰写想必对他三皇伯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吧。此时正忙着与一堆蜡烛打交道的胤祉不知怎的忽然打了几个喷嚏,身边伺候的人连忙一脸关怀,“王爷您没事吧?”“没事,你们继续忙自己的事去,”胤祉摆摆手,顺势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嘟囔一句,“这是谁在念叨本王呢。”第75章 日常一章弘晖在山东那边待了好几个月, 甚至还接手了那边的炼铁工坊,康熙对此不是没有猜忌的,只是如今见他回京后, 仍是一副孩子模样, 想起一出便是一出, 竟还想着要将那些儒学生派去到西洋那边,这岂不是在胡闹嘛。但康熙却是一脸纵容,“你这次也算是出京历练一番了,怎地还是这般意气用事……”弘晖见康熙并未驳斥自己, 心思转动一番, 立马顺着杆子往上爬,直接凑到康熙身边来, 语气软和地请求道,“孙儿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皇法玛不若就依了孙儿……”康熙斜睨了他一眼, 语气莫名道,“若是你要去调儒学生, 那炼铁工坊那边岂不是不得闲了……”原来是等在这里啊,弘晖心里嘀咕一句, 他便觉得奇怪, 原先他还以为想要将儒学生弄到西洋那边搞文化输出肯定不成,没想到康熙却露出保留的态度, 原来是想以此事将他手头的钢铁厂给收回去。不管是盐政, 还是铁矿, 一直都是把持在康熙的手中,这些重要职务都是由他的心腹大臣亲自担任,此次康熙让弘晖动那炼铁工坊就已经让京中百官心里转过许多心思, 这番想要收回去倒是不足为怪,而弘晖对此也不留恋,反正短期内他还是不能让上头将那铁路批下来,那还不如拿它来换其他的东西。弘晖十分干脆地将炼钢厂甩了出去,他看向康熙,“那炼铁工坊何其重要的地方,孙儿这些日子待在那儿总觉得肩上负担颇重,实在是力有不逮,不若皇法玛收回成命,让朝中有能耐的大臣接手……”他作出一副告饶模样,像是在求着康熙将这块烫手芋头弄走似的。一时之间,康熙倒是弄不清这个孙儿心底究竟是如何想的,那炼铁工坊肯定是事务繁多的,但是这样重要的地方,即便是觉得棘手也不该就这样轻易放手啊,如今看着弘晖毫不留恋的模样,康熙都忍不住有些沉默,但是对方如此识趣,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康熙心里都不自觉松快几分,看着眼前这个孙子目光也柔和起来。弘晖见此,立马开始为自己讨要好处,他期待地看着康熙,“皇法玛,那孙儿可以去挑选儒生去西洋传教了吗?”康熙见他心心念念的居然还是这件事,不由无奈摇摇头,“记得别太过火。”只要得了皇上的首肯,弘晖觉得自己可以甩开膀子大胆地干起来,至于别过火什么的他压根没放心上,他只不过是要为大清挑出弘扬国威、传播经义的贤明之士,让那些海外之人也能感受到孔圣人循循善诱的教导,怎么能算是过火呢?便是选中了孔氏后人,他们也该兴高采烈地应下才是。弘晖从宫里出来后,连脚步都轻快了起来,他身后跟着许多太监,抬了好几个箱子,都是这次康熙对他的赏赐,但弘晖的心思丝毫不在这些东西上,而是开始捉摸着挑选儒生之事,原先这不过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但此刻越想越觉得很有必要,而且不仅仅要将这些儒生送到西洋那边,太平洋彼岸的美洲也该整活起来。如今的美洲估计已经有不少欧洲人进入,原先的土著也不知还剩多少,弘晖觉得如今派儒生过去传文讲经很有必要,如今及时搞文化输入,也不至于日后让种花国处于被英语系国家包围孤立的局面。这个想法在几年前就曾在弘晖脑海产生过,如今又得了康熙首肯,而且他们的出海商队也发展得越发成熟,是时候让这件事提上日程了,不过这出海传文讲经的人选必须选好才行,要让这项事业进展得顺利而有意义。弘晖尚未出宫,就狭路撞上弘皙,弘晖本想直接绕过去的,没想到对方却径直奔着他而来。在山东待了数月的弘皙瞧着与出京前的模样差距挺大,原先还算得是白面俊俏的阿哥,如今无端黑了许多,瞧着也没之前那般面嫩,可惜在看到弘晖时,眼里露出的不忿还是一如从前。弘皙越想越不甘,原本皇法玛派他跟着弘晖去山东打下手这事就令他心里极其不舒坦,没想到此次回来后,皇法玛不过是召见他过问几句,连个像样点的赏赐都没有,更别提他原先想要的爵位,如今他见着弘晖从康熙的乾清宫出来,身后的太监还捧了那么多的盒子,弘皙的脸皮忍不出抽搐一下,恶狠狠盯了弘晖一会儿,最后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他先前让侍从盯着山东那边的炼钢厂,虽然没打听到里面具体的事宜,但是在回京时,趁着事多繁乱,倒也有些收获弘皙决定先不与眼前的弘晖计较,等他成事了,到时候自然会让皇法玛刮目相看的。弘晖看着对方堵在自个儿面前恶狠狠打量一番后又扬长而去,没多跟对方计较,他总觉得这个弘皙不大聪明的样子,如今胤礽都被废圈禁在咸安宫,虽然康熙没对弘皙怎么样,但这家伙未免也太心大了些,还总是主动上门了挑衅别人。若不是不想触动康熙那敏感的神经,弘晖早就想出手收拾一下这个家伙,不过眼下他还还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倒是不想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弘皙身上。弘晖不想与这弘皙牵扯太多,但是等他回到雍王府时,德伍却跑了过来与他说了一消息。德伍特地凑近弘晖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半天。弘晖忍不住将人推开一臂距离,这才消化掉他方才所说的消息,忍不住挑眉,“你是说弘皙如今在让人私造□□?”德伍十分肯定地点头,“对,而且我敢保证这消息绝不会出错,可是我与乌智亲耳听到的,你说是吧,乌智?”他便说着,还一边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身边沉默的乌智,直到对方点了一下头,这才满意转头看向弘晖。在离开山东前,众人都收拾行李准备返程,但是在返程前,不管是炼钢厂,还是石油工坊那里,都要进行人员交接,新旧交接时最容易生事,弘晖自己忙得脚不沾地,便让身边两个伴读多盯着些,当时德伍就觉得那弘皙看着不对头,但是一直没抓到什么把柄。等回了京后,他也没放松对弘皙那边的探视,直到先前他与乌智亲耳听到弘皙与自己的心腹谈话,才知道这家伙居然还让人私造了□□。其实也有可能是对方故意让德伍与乌智听见谈话,从而给他俩挖坑,不过不管是德伍、乌智,还是弘晖,都不认为对方能有这样的脑子,那德伍他俩听到的消息只可能是真的了。弘皙那家伙当真是让人私造□□。德伍一脸气愤,他想起先前在山东时,弘皙身边的侍从就鬼鬼祟祟,好几次在他们那炼钢厂外面探看,偏生他们也一直没抓到把柄,倒是不好直接处理了,如今弘皙那边让人私造□□,难道是盗取了他们的连弩设计图?乌智却不这样认为,就算那弘皙当真有这样的心思,只怕也做不成,皇上可是特地派了御林军在炼钢厂里里外外守着,就是防止那连弩设计图会被旁人盗取,若是弘皙的侍从在这样严密的盯梢下还能拿到设计图,那御林军的名声岂不是一文不值。只怕不仅是他们发现了弘皙的侍从鬼鬼祟祟探看,那些御林军估计也早就发现。德伍与乌智对视一眼,如果御林军早就发现了弘皙派人探看,那么这个时候也该知道弘皙私造□□了?弘晖轻笑,觉得这弘皙可真是自寻死路,不管这弘皙是出于何种目的,这私造武器之事都犯了康熙的忌讳,就像是弘晖早就能力能将那钢铁给造出,但是却迟迟没有动作,就是为了等一个恰当的时机,而不引起康熙心底的猜疑,甚至就连造连弩之事,也是事先上书给康熙,得到了批准才安排下去。而弘皙却未曾与康熙禀明,就组织人手私造连弩,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更何况他身份如今还如此敏感,废太子的庶长子,若是被有心人操控一下,一个“意图不轨”的帽子估计就要按在弘皙头上了。弘晖对这个弘皙不爽很久了,他猜着康熙估摸也该知道弘皙的所作所为,故而不打算再在这事情上添油加醋,反正有康熙出手,估计就够那家伙喝一壶了,如今他自己还有要紧事呢。弘晖看着德伍与乌智,“你们可知道这京中哪里的学子比较多?”德伍与乌智对视一眼,不清楚这弘晖阿哥又要折腾什么,明明阿哥平时对儒学生是一丁点儿兴趣也没有,怎么此刻倒是关心起他们了。乌智率先开口,“京中学子比较多的地方,那自然是国子监……”国子监啊,弘晖眉头微皱,对这个地方不太满意,说起来这个国子监也算是清朝的最高学府了,里面读书的学生都被称作是“监生”,而国子监祭酒则是相当于是校长,也是朝中从四品的官员,不过这个位置清贵,弘晖先前还从未与其打过交道。弘晖对这个国子监不太满意的地方在于里面有不少学生都是官二代,差不多是靠自己家中长辈在朝中的任职而有名额进去的,甚至除了这些官二代外,还有不少富二代们花银子买了名额进来,故而这个最高学府里有不少学子都并不是真才实学,甚至求学目的也不在于汲取知识,而是奔着结交权贵之子,为日后的仕途作铺垫。若是国子监学生的目的都在于进入仕途,那弘晖想要过去拉人出海讲学就不容易,但是转念一想,弘晖又觉得此事大有可为。弘晖记得这国子监好像不仅仅是接纳清朝的学生,还有不少外国“留学生”,如今的清朝实力颇强,在东亚、东南亚这里有不少的附属国,这些附属国不仅仅每岁都派使者来进贡,有时还会让他们的王族子弟来清朝求学,其实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拉近与清朝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那些被送过来进学的异国王室何尝不是当作人质呢。不仅仅是那些藩属国会派王室子弟来进学,国子监还有不少蒙古王亲贵族子弟在求学,康熙希望将公主嫁到草原上和亲,但是并不是所有和亲公主都住在草原上,也有不少草原上的王亲贵族子弟是一直留在京中长大,这在明面上看是康熙给予蒙古各族的恩典,能让蒙古亲王们的子孙在这京中繁华之地成长,但其实就是变相地看押,防着草原上会出现异动。弘晖此刻才不管这些国子监监生们的身份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政治意义,对他来说,这些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学生们,赫然就是他的助攻啊,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域,甚至说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此刻却在一个学校就读,可见这国子监对异文化交流还是很包容的嘛,国子监的学生也不该总待在京中只看自家文化,合该多了解些外面的世界。有了这些外族学生,弘晖突然觉得自己能说服儒学生出海讲学的可能性更大了,他兴冲冲地对身后的德伍与乌智招手,“走,咱们一起去国子监,办大事!”德伍与乌智压根猜不到弘晖口中的大事是什么,但见阿哥如此激动,想必定是要紧的事情,顿时跟了上去,三人直奔国子监而去,很快就抵达在国子监门槛前,而此刻国子监祭酒听闻那弘晖阿哥居然跑到他这里来了,吓得赶紧放下手中的茶盏,匆匆赶来。第76章 两章合一如今的国子监祭酒是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大人, 他早就在京中听闻了这弘晖阿哥的名声,知晓这位阿哥虽然年岁轻轻,却倒腾出不少东西, 赚了个盆满钵满, 是京中许多人家的座上宾, 但是对于这位老祭酒而言,他却是极不喜欢这个弘晖阿哥,心里直接将他当作是一个混世魔王。如今这混世魔王居然要来他这国子监,祭酒在得了消息后就眼皮直跳跳, 连忙从自己的办公处赶出来。弘晖还没见到这国子监的学生呢, 就被一位两鬓发白的老先生给拉过去了,不用多想他就能猜到对方的身份, “祭酒大人怎知我要过来?”弘晖脸上笑眯眯的,但是老祭酒却眉心直跳, 连忙摆手道, “我可不敢担你这声大人,弘晖阿哥还是说说来我这国子监作甚, 这里可是读圣贤书的地方,可赚不到什么银子……”被老祭酒一脸警惕地盯着, 弘晖没有半点不适, 而是连声道,“读圣贤书的地方?那敢情好哇, 我要找的就是这个地方!”眼见面前这老大人越发着急, 他给一旁跟来的德伍与乌智使了一个眼神, 两人机制上前扶住这位是上了年纪的祭酒坐下,德伍还自发地将人家摆着的紫砂壶端起,给老祭酒和弘晖各倒了一杯茶。弘晖原本是打算过来在这学生群体中做个宣传, 但是如今既然国子监跑了出来,想要绕过眼前这位大人显然是不可能,不过这不打紧,若是能让这国子监祭酒配合起来,说不定他们的计划还能更顺利呢。弘晖没有找说辞搪塞对方,他直接将自己的来意说明,说起来他这做法还相当感人呢,既然孔孟圣人的学说如此好,怎么能仅仅拘于国人在读来,合该拿出来让那些西洋夷人也跟着多读读,让那些西洋人也懂得何为礼义廉耻,这可是大好的事情。到时候不仅让更多人学到那些圣人们的言语,感受着这些圣贤的教诲,还能扬大清国威,让海外那些宵小之辈都不敢再前来冒犯。弘晖说得冠冕堂皇,名头找得十分地正,他一番慷慨陈词,就差当场将这老祭酒讲得热血沸腾。可等反应过来时,才想起这弘晖阿哥说得有多么不靠谱,他这是想要将这国子监的学生弄到海外去啊,这怎么成?老祭酒醒悟过来,急得直跺脚,那出海多么凶险,本身他就看不上这种商船出海的事宜,只觉这京中百官都掺和其中,弄得到处都乌烟瘴气,连他家老婆子都整日念叨着出海,尽是喜欢那些西洋玩意,看得他堵心。“哎,大人您先前可不是这般说的啊……”弘晖无辜地看着他,“您方才不也说了让更多人来感受孔孟圣贤这些前人的学说是一件好事嘛,怎地如今却又改口了呢!”老祭酒哑口,憋了半天才甩了甩袖子气急道,“这怎么能一样呢,那些西洋人连咱们的官话都不会,又怎么听得懂咱们的文章……”这不是胡闹嘛!“所以大人您更要多派些学生啊!”弘晖难得正色起来,“大人也是在京中看过那些西洋人,他们都是从西方诸国来的传教士,这些人可都是自发地漂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就为了宣传他们心中的信仰……”不得不说,这些传教士对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是真的虔诚,就连弘晖的那个洋人老师汉诺日这几年都没怎么消停,哪怕弘晖让人尽量多盯着些,这汉诺日仍然是坚持不懈地找机会,想要向更多的清朝百姓宣传基督教的一些思想。若不是康熙一直有意让人控制这些外国人的传教行为,只怕这大清的百姓大数都要成为了基督教的教徒。弘晖的这番说辞成功让老祭酒沉默下来,他自然也是知道弘晖说得并不假,甚至他自己也与那些传教士们打过交道,还亲自听那些洋人们说过他们的上帝,对那什么耶稣都有几分了解,老祭酒不禁有些犹豫,这么一想,那些西洋人还真是用心叵测,从那么大老远的地方跑到他们大清就是为了传教。若是这大清的百姓都喜欢上了耶稣,日后信奉孔孟圣贤的人岂不是就少了?弘晖见祭酒脸上出现深思,顿时觉得自己只要再加把劲,一切大有可为,不怕不能将这祭酒拉到自己阵营来。老祭酒年龄大了,不过是听着弘晖讲了一通就觉得脑袋瞬间嗡嗡起来,他见弘晖此刻脸上露出跃跃欲试模样,显然还打算继续讲下去,顿时有些怕了,他连忙摆摆手,“你也别说了,即便是我同意了也没用……”这国子监里有几人是真心为了孔孟圣贤的学问来的,那些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奔着仕途而来,又怎么会愿意千辛万苦、漂洋过海只为了去海外宣传先贤们的学问呢?对此弘晖觉得自己有把握,他见祭酒的态度已经软化下来,当即保证道,“只要大人您许了我们进去,我便能让他们同意出海去讲学去!”见他这么自信,这老祭酒也想见识一下这位弘晖阿哥的本事,他沉吟片刻,然后抬起眸看向眼前的年轻人,“行,今日你尽管进去,至于能不能说服他们,那就看你本事了……”弘晖在来国子监的路上,就已经从德伍与乌智口中听到了更多关于这国子监的消息,比起那些满蒙联姻贵族的子弟,这国子监是真的有外国人,除了周边藩属国高句丽、安南等国外,还有俄罗斯的学子。如今的俄罗斯可不是一个老实角色,在东北那一块小动作不断,甚至在康熙早些年,还与清朝士兵在黑龙江那一带打起来过,虽然当时没让他们占到便宜,但是沙俄当时也只是暂避锋芒,实则一直暗中蛰伏想要寻找合适的时机。草原上的准噶尔一部叛乱不断,其中就有沙俄从中寻机造势的缘故,从顺治时期到如今的康熙上位,清朝与沙俄那边交手过好些次,还擒获了不少战俘。对于俄罗斯战败的战俘,虽然已经对清朝投降了,但是康熙对他们压根就不放心,直接将他们押送到京师,将这些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而为了展现自己的仁爱宽厚,康熙对于这些投降的战俘没有进行赶尽杀绝,而是安排他们与清朝的百姓进行婚娶,想要使其彻底归顺下来。康熙对这些人恩威并重,不仅给了俄罗斯战俘优渥的生活条件,他们到了京师后不仅有吃有喝有住处,还给安排了娶媳妇,甚至还能像八旗士兵一样能领到俸禄,不过这些人也不是吃白饭的,康熙将他们整编到镶黄旗旗下的独立一支佐领,将其称为阿尔巴津人,平时主要从事一些文书翻译的工作,大多数在理藩院任职,而理藩院正是清朝用来处理与外国交际的地方,可见这些人也算是物尽所用了。如今的阿尔巴津人差不多就是当初那俄罗斯战俘与清朝百姓结合生下的后代,他们的子弟也会进入到国子监学习满汉的学问,可见这国子监反而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地方,里面的学生除了满汉两族的外,还会有其他国家以及民族的,平时也会接触到不同国度的习惯与文化,在适应度上比旁人都要强几分。但是就像那老祭酒所说那般,这国子监里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本着仕途而来,那些外族之人,也都是出于政治目的才会来京师学习。可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进士进入仕途,这国子监里也是有不少人他们的学问压根就不可能有走上仕途的一天,那弘晖如今提出的讲学对他们而言同样是条出路。这国子监也是有不少二世祖,他们平时读书不行,完全是靠着家中养活,但是这些二世祖等到成家以后,若不是长子那能分到的祖业与家产都相对比较少,他就不信这些人当真都甘愿就此沉没下去。弘晖心里的计划越发明朗,他将乌智与德伍招了自己身边来,三人凑近,弘晖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一托出,如今既然已经说服了老祭酒,乌智与德伍想要进这国子监不是难事,弘晖如今不过是叮嘱他们一番,但他自己却不打算进去,而是要转身去胤祉那里。就如同先前所分析的那样,他能说动这国子监里一部分学生出海讲学,但是这些人多是二世祖出身,不能真指望他们能有多少学问,真正负责讲学的人,还得另找旁人,而这项任务找胤祉正合适。弘晖其实是非常想将他这个三皇伯扔到海外去讲学的,他都能想象得到,若是能将一个郡王弄到海外去讲学,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大批学子都愿意奔赴跟随而去,但是不用尝试弘晖就已经知道这条路肯定行不通,就算他口才再好,康熙也压根不可能会将自己亲生儿子去涉险出海,而且还是去西洋那么远的地方。为此弘晖只好遗憾地退而求其次,既然胤祉不能亲自去出海,那就为他交出一支优秀的出海讲学队伍吧。对于主动找上门来的大侄子,胤祉心里一点也不欢迎,而等听完弘晖说完此次的来意后,胤祉更是差点被自己口中的茶水给呛到,“咳咳咳,你、你说什么?你让我去给你弄一支出海讲学队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