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珍馐娇娘(锦宫春浓)> 珍馐娇娘(锦宫春浓) 第13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珍馐娇娘(锦宫春浓) 第137节(1 / 1)

章宜郡主满是泪痕的脸一瞬僵硬在那,她擦着眼泪的手都哆嗦了,不自觉抓住母亲的衣袖。寿宁公主却尖声怒喊:“你胡说,你怎么敢,你怎么敢诬蔑一国公主!”温溪辞不理会寿宁公主,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臣并非信口胡言,臣有铁证!”温溪辞抬起头,终于看向寿宁公主。寿宁公主那张风华绝代的脸上,此刻再无温柔缱绻,只有让人心惊的狰狞。“臣家中有一怪病,但凡郑家血脉者,于其右臂处皆有梅花状红胎记,而章宜郡主手臂上却空无一物。”“她并非臣的亲生女儿,是寿宁公主与他人通奸所生。”“臣因知晓此事才被害死。”“臣实在冤枉。”————古往今来,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室中人对他人无情,对亲人同样无情。若是前朝,公主即便豢养数十男宠都无人敢议论,即便今朝,公主和离再婚也比比皆是。公主乃是天家女,身份尊贵,自不可以常人视之。但寿宁公主及其驸马却并非如此。他们二人年少成婚,多年来一直感情深厚,整个大褚都知道两人一直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是不可多得的佳偶。当年寿宁公主诞育章宜郡主时难产,一直身体一直不协,郑承嘉也未有微词,同公主依旧恩爱如初,对外言说郡主一样可顶立门户,并非需要公主艰难诞育子嗣。或许因两人这份恩爱打动上苍,后来两人又得了小儿子,也就是定国公世子。盛京之中,人人都只寿宁公主爱慕定国公,为她不惜早婚,未满十六就出嫁。而定国公也对公主时分爱重,就连自己的定国公府也很少居住,往常都是住在公主府,陪伴在公主身侧。为了她,哪怕多年未有实职,也不曾沮丧,反而总说有得必有失,人生不可能两全其美。这样一对佳偶,却突然遭逢定国公枉死,寿宁公主为了夫婿,当日便闯入禁宫,恳请太子殿下彻查此事。无论怎么看,寿宁公主都不像是害死定国公之人,更何况她还通奸在前,生有他人骨肉,心里有愧。所以温溪辞此言一出,朝臣们顿时就傻在那里,一时间都忘记言语。李锦昶面沉如水,他皱眉盯着温溪辞,显然对他诋毁皇家清誉而不喜。“温爱卿,此言当真为定国公遗书所写?”温溪辞行礼回:“回殿下,正是定国公亲笔,臣绝不敢污蔑皇室,更不敢非议公主。”他的话最终又落到寿宁公主身上,朝臣们的目光不自觉看向寿宁公主,却见她此刻正失神看着温溪辞,脸上皆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寿宁公主的眼泪犹如断了线的珍珠,不断坠落。“夫君,夫君你到底是被谁蒙骗,”寿宁公主哽咽道,“怎么会如此轻贱我对你的心意?”寿宁公主一向娇弱,平日里也不像其他公主那般飞扬肆意,颇有些贤妻良母的贤良。若硬要说她通奸外人,许多人都是不信的。现在见她如此难过,如此悲伤,大凡人心中都不自觉偏向她。姚珍珠坐在妃嫔之中,遥遥看着寿宁公主,又去寻李宿的面容。李宿侧着脸,好似感受到姚珍珠的目光,突然抬眼看向她。他的目光深邃,明明身上有着令人害怕的戾气,但姚珍珠却意外觉得安心。李宿几不可查地对她点点头,姚珍珠便冲他笑笑,也不再乱看。因温溪辞的话,大殿中一时有些混乱,朝臣们议论纷纷,嗡嗡作响。姚珍珠耳朵微动,她努力听着身边的谈话声,突然捕捉到一道柔和的女音。“章宜郡主太可怜了,温大人不应当如此的。”说话的人是淑妃。她一贯好心肠,总是悲天怜人,此刻众人的目光都在寿宁公主身上,便只有她关心孤零零坐在边上的章宜郡主。章宜郡主今岁年十五,去岁刚及笄,但大褚女子普遍十七八才开始议亲,她这个年纪还可说是孩子。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孩子,正是可怜时候,然而母亲不停领着她奔波,甚至披麻戴孝闯入宫中,闯入这满目缤纷的宴会。她心里自是不好过的。现在,她却又要面对自己并非父亲亲生骨肉的残酷事实。章宜郡主坐在那,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似乎能感觉到无数双眼睛正盯着她,那眼眸里的种种恶意,令她浑身发抖。即便外人有可能不信,但她自己又怎么可能没有察觉?这两年父亲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漠,也越来越少在公主府留宿,他开始长时间教导弟弟,不让他回公主府。这一切都让她心中莫名恐惧。外人不知深浅,她就生活在其中,当然能分辨出温溪辞的话是否正确。章宜郡主听着身边母亲的哭声,也低下头来,用帕子捂住满是泪痕的脸。瘦弱的小女孩儿孤单坐在那里,没有任何人能帮她,也没有任何人能宽慰她。淑妃如此一说,妃嫔们的便自然向章宜郡主看去。章宜郡主只是低头哭,让人看不见她的面容,外人即便想要探究,也无从分辨。德妃低声道:“你说……是真的吗?”她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淑妃叹了口气:“真真假假,谁又真的在乎呢?”是啊,朝臣只是惊愕于公主出轨,惊愕她同定国公并非琴瑟和鸣的佳偶,对于她是否真的出轨,又同谁通奸,倒是无甚兴致。此刻大殿中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好奇,有的嘲讽又有的满怀担忧。定国公死的太不是时候,温溪辞这份遗书拿出来的更不是时候,他的目的绝非只为定国公伸冤那么简单,若是如此,定国公身死那一日,他就应当把遗书呈交刑部。心思活络之人,已经隐约想通这些关节,拨开公主出轨,女儿非亲的迷雾,看到了事情的真相。李锦昶看得就更清楚了。他垂着眼眸,直直看向温溪辞:“温爱卿,早年高祖皇帝开国之时,温家是高祖皇帝身边最忠心的能臣,为大褚之建设出谋划策,可谓鞠躬尽瘁。”“可惜了。”他的声音轻轻在大殿上响起,荡平了一整个殿堂的吵闹。一瞬间,殿中再度安静下来。“可惜一个忠良之家,百多年后,也逐渐没落。”“令人唏嘘啊。”温溪辞跪在下面,敛眉肃面,似没有听懂太子殿下的鄙薄之意。“殿下,这些皆为遗书所言,并非臣随意捏造,臣可以臣颈上人头做保,若有一言胡编,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李锦昶见他油盐不进,便看向寿宁公主:“皇妹,你如何说?”此事事关寿宁公主,也关乎章宜郡主的出身,寿宁公主当得说话。“皇兄,臣妹实在冤枉,”寿宁公主哭着说,“世人皆知臣妹心系驸马身上,不顾尊卑早年下嫁于他,对他可谓是痴心一片,若此信当真为驸马所写,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诱导,以至驸马悲痛身亡。”“皇兄,章宜身上是否有郑家人之胎记一查便知,臣妹请皇兄给臣妹一个清白。”章宜身上一抖,难以置信的看向自己的母亲。让人查验少女身体,若她身有胎记还好说,若她没有,以后要如何做人?又要如何在盛京活下去?即便她确为定国公的亲生骨肉,今日被验明正身的耻辱,会永远留在她身上。李锦昶微微皱着的眉头松开,颇为温和看向寿宁:“皇妹你受委屈了,嫣儿莫怕,舅舅会为你做主。”章宜郡主低下头,没有言语。朝臣见皇室态度如此坚决,似乎对公主通奸一事嗤之以鼻,心里又有了旁的想法。或许,真是定国公被人诱骗?此时,温溪辞还跪在殿上:“殿下英明,公主大义,只要知晓郡主真身,定国公无论因何而死,泉下有知也能瞑目。”“定国公还有最后一眼,可容臣禀明?”李锦昶放在袖中的手紧紧捏着,他沉声道:“容你讲。”温溪辞便道:“今日臣死,定是公主殿下之姘头所为,不过为杀人灭口,不敢将这份有违德行之事宣告于众。”“臣养育郡主多年,无论其是否为臣之子,臣亦视其如亲生,臣深知此事会对章宜不公,却也无奈不得不说,若温兄禀明朝廷,臣在此请太子陛下做主。”“一,请务必查明臣之死因,二,请全臣慈父之心,先赐郡主良缘再行验明,此番保全郡主颜面。”“臣知太孙殿下端方睿智,俊秀非凡,同郡主又是青梅竹马,血缘亲厚,臣私心恳请殿下赐婚,给郡主殊荣体面。”“臣感激不尽,叩谢圣恩。承嘉绝笔。”这封不长却读了很久的遗书,终于说到尽头。温溪辞最后一句说完,一拜到底,长跪不起。但定国公最后只言,却彻底点燃了刚刚安静下来的大殿。定国公最后居然为章宜郡主恳请太孙正妃之位。公主是太孙殿下的亲姑母,章宜郡主是他的表妹,若是当真可做太孙正妃,倒也算是亲上加亲。且对于近日大殿之上被人反复议论的章宜郡主而言,这是最好的结果。姚珍珠坐在人群之后,听到他声音落地,心中猛地一惊。梦到是一回事,梦中的一切毕竟含含糊糊,毫无真实可言。但现在,她亲耳听到有人说,请太子殿下做主,赐婚于李宿和章宜郡主。姚珍珠的心,狠狠地、狠狠地拧巴在一起。她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攥成一团,圆润的指甲掐在手心,即使并未见血,却也痛彻心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