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第72章 第 7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第 72 章(1 / 2)

“三姐,这是刚抢回来的宝物吗!”

“好大好精致的马车啊,可以带着我们出去玩!”

“去京城玩,去京城玩!”

小孩子们绕着马车转,嘻嘻哈哈的笑的很开心。

邢三娘一想到里面还有人,就觉得有点儿尴尬。

“去去去,都一边儿玩去,里头是我请来的客人。”

“客人?”

邢三娘这么一说可稀奇了,邢家庄什么时候有被邢三娘请上门来的客人啊?

于三掀开车帘先下去,随后伸手扶沈玉耀下车,就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侍女。

让和她交过手的邢三娘很是不解。

好好的一个高手,逍遥快活的日子不做,为什么要去给人当侍女?

反正让邢三娘选,就是对方给她再多钱,她也不会去做伺候人的买卖,什么护卫婢女的,想想都让□□头痒痒。

当然,如果雇主是沈玉耀这样年轻貌美的小美人,邢三娘不是不能接受。

沈玉耀刚落地,一抬头就对上一双清澈无邪的眼睛,那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怯生生的躲在姐姐身后,悄悄打量着她。

沈玉耀冲她笑了笑,或许是看沈玉耀十分温和无害,那小姑娘也冲沈玉耀笑了一下。

这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却也不够普通。

每一个孩子都长得很壮实,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较合身,虽然都是麻衣,却都是新的,少有补丁。

在古代,想了解一个村子的生活水平,看小孩的穿着打扮与精神面貌就能知道。

当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时候,小孩子那更是直接放养,能活就活,活不了就死。

“哇,好漂亮的姐姐啊!”

“她好白,比小妹还白。”

“衣服好漂亮,还有头花呢。”

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小声说着,以为自己说的话沈玉耀听不见。

沈玉耀装作没有听见的模样,兴致勃勃的打量着空荡荡的田野。

三月末种谷子,此刻在地里劳作的人主要是为了将地松一松,为之后种谷子做准备。

“乡下简陋,没什么好招待的,入村路也窄,接下来的路,恐怕你们要走过去。”

乡下土路坑坑洼洼,临近大海还常下雨,地上有些泥还没干。

邢三娘担心娇养的小姐不愿意走,如果真不愿意,或许可以让对方骑马进去。

让邢三娘没想到的是,沈玉耀二话不说抬腿就走。

沈玉耀没那么多讲究,衣服和鞋子脏了可以洗,出门在外不方便洗衣服,那就拿去让别人浆洗赚钱。

太女都不嫌弃了,其他人怎么能挑三拣四?自然是跟着一起走,禁军四人下马,与白元一起将马儿拴在村外的棚子里。

一行人跟着进了邢三娘家的大院子,这个院子就位于最靠近山脚的那一侧,圈了很大一片空地,这时候空地上还有一些人在训练。

是比较简陋的校场。

那些人见到有外人过来,还是几个带着武器,人高马大的高手,立马用警惕的目光看向元石□□人,在看见邢三娘在前面引路后,这种不信任才稍稍减退。

“见过三姐!”

“三姐今日回来的很早啊!”

“这些人是三姐请来的客人吗?”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场面一时有些混乱,这种松散的场景在军中是绝对不会看见的。

邢三娘摆摆手,她显然在这儿很有威严,这么一个动作,那些人就停下了询问,认真看着她。

“京城来的朋友,人家是富家小姐,你们这群五大三粗的家伙可别吓着人家,快各自回家吃饭去吧!曲姑娘,这边请。”

突然被人称呼曲姑娘,沈玉耀还有点儿不习惯,她笑了笑,跟在邢三娘的身后,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进了砖瓦房里。

进去的第一眼,沈玉耀就看到了那摆在正桌上的大珊瑚。

“好看吧?去年从海上捡来的东西。”

“珊瑚价高,邢姑娘运气真不错。”

沈玉耀要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白甜,或许就真相信那东西是从海边捡来的了,好家伙,赶海要是还能捡到这半米高的红珊瑚,可真是奇了怪了。

“哈哈哈,我运气一向不错,大哥做了一手好炖肉,咱们说说话聊聊天,等他做完饭一起吃。”

邢三娘伸手,请沈玉耀坐下。

沈玉耀落座后,于三下意识的就要为沈玉耀端茶,却发现这屋里堪称是家徒四壁,什么招待客人的东西都没有。

别说茶水了,连个茶壶都看不到。

“家里平常不怎么来人,二子!二子去烧壶水去!”

邢三娘完全不尴尬,什么东西都是现张罗,于三有点儿不满,沈玉耀可是金枝玉叶的公主,现在更是太女,什么时候到别人家做客受到过如此随意的对待?

邢三娘好是好,就是为人太随性了,放在京城里,那肯定是到处得罪人。

于三开始思考她到底要不要招揽邢三娘。

“是我来得突然,主人家没有做好准备在所难免,于三,去马车上拿些糕点糖果,给大家分一分,今日我认识了三娘这样的人物,值得庆贺。”

沈玉耀开口吩咐道,这是要将人支走。

于三不太放心,不过想到沈玉耀那一身蛮力,又觉得没什么好不放心的。

“是。”

于三规规矩矩的退下,见她如此听话,邢三娘略有些惊讶的看了沈玉耀一眼。

“没想到她还听你的话,你家里很有钱吗?或者是父辈很有名?”

“家中确实略有薄产,于三与我情分非比寻常,她是个极为忠心可靠的下属。”沈玉耀轻描淡写的将大庄这个国家的归属权,比喻为略有薄产。

邢三娘就是想破脑子也不可能想到眼前这个人是当朝太女啊,谁家太女会如此亲近友善?

“原来如此,刚刚我听你说,你家中遭难,要去芦苇村寻亲,芦苇村穷的不行,难得当地人还有你这样的富贵亲戚。”

邢三娘打听情报的话术还是有些嫩了,想想她的生活环境,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说明她非常有天赋,沈玉耀是越看越觉得满意。

武功好擅水性,还能将一群百姓训练的有模有样,刚刚那些人在校场上的时候,分明是在练习军阵,这说明邢三娘在这方面还有些基础。

此乃沈玉耀出宫之后遇到的意外之喜。

“不是芦苇村里的亲戚,是我叔父,他是工部的一个小官,后来朝廷要造船,就派他到新建的造船厂做事了。”

“造船厂那附近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屋舍,一群当官的在里面捣鼓东西,你一个小女子过去,肯定很不方便。”

邢三娘还是挺敏锐的,一般的借口根本没办法糊弄她。

“确实不方便,所以我也没打算常住,只是想见一见叔父,叙叙旧,顺带着将家中的变故告诉他,让他帮忙拿个主意。”

邢三娘勉强的点点头,沈玉耀的借口算是说服她了。

就是家中出了变故,不寻父母,反倒跑到外面来找叔父,怕不是家中父母不在了吧?

邢三娘想到这儿,有些同情沈玉耀,娇滴滴的千金小姐若是无父无母,自己如果还立不起来,那日后定会被无数人欺负。

“你也别什么事情都听别人的,日子给自己过,自己舒心才最重要。”

“确实如此。”

沈玉耀一听这话,觉得邢三娘愈发合她心意了,听听这发言,妥妥就是一独立女性啊!

“其实我还挺想让叔父跟我回京一趟,处理家中琐事,可不知为何,这次的差事与往常极为不同,叔父自从被调到那个造船厂后,竟然一直没有出来过半步,连过年的时候,都没能回族地祭祖。”

这是真的,不过不是朝廷硬性规定,是那些官员和工匠怕完成不了皇帝下发的任务,自觉在造船厂加班加点。

当社畜难,当古代的社畜更难,当古代封建王朝的臣子,还想要升官发财,那真是难上加难。

沈玉耀都有点儿同情那些官员了,前提是那些人真的老老实实在干活,没给她耍什么心眼子。

没耍心眼?那不可能。

这可是国家建设的大工程大项目,就和西北互市与新港一样,建成之后,注定要给朝廷赚下巨额财富的,在这种项目里,当官的怎么可能手底下干净?

真要是都那么干净,全是两袖清风的好官了,谁还挤破头也要去当官啊。

不否认官场中有真清清白白的好官,但那样的官员叫什么?叫榜样!

榜样,榜上的样子,一张榜上能登榜的有几个,落榜的有多少?

沈玉耀能容忍人的贪心,谁都想过得好,那没有问题,只要能将事情办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无所谓,毕竟谁也不是活在理想世界。

但是如果因为一部分人的贪心,事情迟迟办不好,那就是大问题了。

沈玉耀来造船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听邢三娘用满不在乎的口吻说造船厂的乱象时,她还是觉得心口一堵。

“这些当官的啊,就是表面功夫办得好。你叔父或许是个好官,但造船厂那边嘛,根本没几个好人。过年的时候他们确实没有回去祭祖,因为他们在这儿吃的,比回去吃年夜饭还丰盛呢。”

“何出此言?”

邢三娘说话时还收了一些,毕竟对面新认识的小伙伴的叔父是其中一员,说的太难听,她可能就失去这个颇对胃口的小千金了。

结果这位曲七姑娘比她还积极,好像听到的不是她叔父的坏话,而是什么八卦。

那说起这个她可不困了!

“自打造船厂选定要在芦苇村附近落地后,芦苇村附近的几个村就热闹起来了,本来这附近几个村都是归入海县管的,但是入海县县城离得远,大家各自为政比较多。之前此处是豪绅的庄子,后来那豪绅死于战火,后人没落,当上了芦苇村的里长。朝廷将芦苇村升县,里长自然而然就被推选为县令了。”

这边是穷山恶水的荒凉之地,虽然在皇城脚下,但有几座不高不低的山挡着,路也不太平稳。

朝廷本来想着让翰林院里的预备官员过来,结果一看地方这么小,也没有发展潜力,真把人扔过来,多半是永无政绩,没有出头之日了。

经过之前太子和敬王的事情,朝廷处置了一大批官员,本来大庄建国时间短,人才储备不足,就已经捉襟见肘,还是别杀鸡用牛刀,嚯嚯好苗子,干脆当地选个里长去做个小地方的县令。

“那位县令一上来,先是将之前小打小闹的匪徒,全都聚到那条路上去,接着造船厂建成后,一天换着花样的往造船厂送东西。或是金银细软,或是山珍海味,就一个要求,别那么快完工。”

船要是早造好,造船厂就要挪地方了,毕竟大船都是要从新港那边出发,靠新港越近越好。

这次新港建设的时候,就在附近也建好了造船厂,就等着造船厂到时候搬过去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