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第85章 第 85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第 85 章(1 / 2)

杨可卿断发以明志,就是为了能彻底的断下这份不值得她一直流连的亲情。

然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为太女办事上。

她本来以为这段时间,她要一直留在合川为太女办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她就接到消息,京城那边有人过来了。

而且当天就会到,也就是说,从京城那边过来的人,一路上是快马加鞭,比消息走的不慢多少。

杨可卿敏锐的察觉到有问题,一般来说,从京城出来的人一定会慢慢悠悠的过来,因为京城繁华,而合川荒凉。

过来就如同是被发配一般,可不得慢一点。

可是这次这么急,难道是京城有变?

在信件中,情报写的很模糊,只是说有人来接手她身上的活儿,却没有说是谁,等杨可卿看到来人后,很是吃惊。

竟然是她……

“没想到是我吧?”

在路上快马两日,石采文的脸色很难看,灰头土脸的,配上她单薄的身子,像是一阵风吹过来都有可能把她给吹倒。

但她又很顽强,她的身体里有常人无法理解的坚韧。

她绝对不会倒下。

“确实没想到,石家出了什么事,竟让你来到了合川。”

如果没出事,此刻的石采文一定是在京城准备之后考入女子学堂,入东宫为女官的事情。

石采文沉默了一瞬,“此事说来话长,反正你可以走了,回京城去,好好干。”

“你可真是不讲道理,人刚来,就撵我走,我便是要走,也该有点儿收拾行李的时间啊。”

面对石采文,杨可卿的态度非常的随意,就好像是面对久别重逢的好朋友。

谁能想到,曾经她们两个人是见面就掐架呢?

甚至于大庭广众之下都会下手打架,互不相让。

那些记忆明明都是去年的,时至今日依旧鲜活,却再也不可能回到当时了。

“行行行,你先不用走,我千里迢迢的过来,不管我一顿饭啊?”

“走,敞开肚皮吃,合川虽然穷苦了些,却不可能饿死从京城来的大小姐。”

杨可卿开口揶揄道,好像石采文能吃多少一样,石采文累得不行,也懒得跟她继续斗嘴了。

倒是跟在杨可卿身后的素雪,看到这一幕,心情很是复杂。

她以为短时间内都看不见自家小姐开怀的笑容了,没想到今日竟然见到了,而且这笑容还是因为石采文而露出。

真是世事无常。

合川那边的局势在石采文到的时候,就已经稳定了下来,而京城这边的动荡却刚刚开始。

申王竟然和柳暗花有关,他违背祖训,吸食了柳暗花!

不仅如此,他的侧妃,石家出身的高门贵女竟然就是传播柳暗花之人!

这个现实摆在朝廷众臣面前的时候,实在是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甚至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发展的如此戏剧。

随后一道圣旨下来,褫夺申王王位,剥夺皇子身份,贬为庶民,流放岭南。

虽然没有杀了沈清瑾,但是和让沈清瑾去死,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

岭南那地方,瘴气横生不说,还遍地都是未开化的野民,山路难行,有钱都花不出去的苦地方,让申王过去,那不是让他死吗?

更不要说现在申王已经染上了柳暗花,所有人都清楚,染上柳暗花的人,本来就没有多少寿命可活了。

申王很可怜,但没有人站出来为申王喊冤,替他求情。

下一任皇位继承者确定为沈玉耀,申王已经退出了皇位争夺的范畴,而且沈玉耀和他同为皇后所出,身后家族几乎一致,放着太女不支持,曲家也好,其余和曲家有姻亲的家族也罢,怎么可能去支持一个眼见就要走上绝路的王爷。

不对,是庶民。

他们的重点,在这件事里牵扯到的另一个人,那就是申王侧妃石晓晓。

准确来说,是想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置石家。

石炳生身为刑部尚书,他的侄女犯下如此大罪,应该按照知法犯法来处置,罪加一等!

但是这事儿是石炳生最后捅出来的,那就是他大义灭亲,还有自首情节,理应网开一面。

最后到底应该怎么判,所有人都摸不到头脑,只等着皇帝下决定。

而皇帝则叫来了沈玉耀,希望沈玉耀为石家的事情落下最后一笔。

“父皇,石家罪不至死,石晓晓只是石大人的远房堂亲,她犯下的罪,不能让石大人来全部承担,而且她只不过是一个闺阁女子,如何能悄无声息的种下柳暗花,还不被人发现?她手上的柳暗花来源不明,不如让石大人戴罪立功,继续查下去!”

沈玉耀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光不要惩罚石炳生,还要给石炳生更多的任务,简直就是变相的在跟朝堂众臣说,石炳生并没有走出权力中心。

这个处置流程有点儿像之前皇帝对秦国相,秦国相当初牵扯入太子的问题中,也是如此全身而退。

但是现在皇帝不是以前的皇帝了,之前的皇帝可以宽心的将秦国相轻轻放过,但是现在的皇帝不行。

现在的皇帝,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帮沈玉耀慢慢稳定朝堂,尽量保证平稳的过度权力。

所以他需要尽快为沈玉耀摆平朝堂上的事情。

“玉阳,朕听说你与石家那位二小姐,相处的不错,你很信任她,甚至还允诺她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入藏书阁看书。”

“是。”

沈玉耀不知道皇帝此刻说这件事是出于什么目的,按道理来说,石采文不过是一个白身,没有才名,不应该引起皇帝的注意才对。

“她是个人才,至少她忠心于你,可以重用。而石炳生和江朱韬,还有那些尚书大臣,他们忠心的人,不是你。”

现在沈玉耀说的一些事,提出的一些建议能够被朝廷采纳,政策可以通顺的实施,都是因为皇帝还活着。

皇帝活着,太女做的任何事情,都等于皇帝的意思。

那些大臣不敢造次,只敢老老实实的干活。

但是皇帝死了呢?

皇帝自己也会想,等他死了,沈玉耀真的能压住那些劳苦功高的大臣吗?

恐怕不能。

那些大臣一个个都有几百个心眼,不能被他们现在乖顺的样子骗了。

沈玉耀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像现在的皇帝,之前从先帝手里接过朝政时一样。

作为开国皇帝,先帝当时斩杀了一大批开国功臣,为的是给自己的继任者开路。

而现在,皇帝想做和先帝一样的事情。

石炳生和江朱韬,这两人是姻亲关系,一个任刑部尚书,一个任大理寺卿,几乎将大庄的所有刑狱之事都揽入一家。

吏部虽然能处理一些小案件,但轰动一时的大案,涉及多条人命的,都归刑部和大理寺管。

刑狱之权,看上去并不显眼,至少没有手掌吏制的那些大官显眼,可实际上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权利,掌控着人的生死。

“父皇,石家一直尽忠职守,并未有丝毫逾越之举,皇祖父当年也只是将一些心怀不轨的奸臣斩杀罢了。”

沈玉耀希望皇帝能冷静一下,那些功高震主的人可以不都杀了,让他们从朝堂离开,回去过安稳的退休日子啊。

“玉阳,父皇最后再教你一件事,那就是身居高位者,除非是死,否则没有任何离开朝堂的可能。”

皇帝怔怔的看了沈玉耀一眼,最后才缓缓说出这段话。

他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曾经天真的自己,以为这世上的事情都是可以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根本没有。

人的贪欲无穷尽,哪怕是平时再好的人,都有私欲。

一个人再光风霁月,身处官场这个权力场,也不可能真的干净。

沈玉耀不解,她觉得有规定就按照规定走,没有规定就必须得衡量一个人的功过。

不能因过灭功,也不能因功灭过。

可现实不是理想中的国度。

石炳生犯下大事,皇帝迟迟不予处理,只让石炳生闭门思过,这件事在京城传开后,民间突然就出现了一股声音。

那些人说,石炳生是个好官,他为官二十余载,手头从无冤假错案,只是因为亲戚之过,就将他杀了,是昏庸之举。

此等为国为民的好官,应该被人钦佩,而不是被人唾弃,死后于青史上留下污名。

百姓哪儿知道刑部尚书是谁啊,更不知道,一般能递交到刑部尚书手里的案件,基本人证物证俱全,已经可以结案了,刑部尚书只是负责审核一遍罢了。

他又不负责真的查案,所做之事只能说一句尽忠职守,哪儿来的为国为民。

这些年石炳生作为寒门之首,底下孝敬的银子,也没少收。

百姓是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

或者是因为这个世道有太多太多贪官,百姓们苦贪官久矣,一听说有个好官,恨不得让这个好官扫净天下贪官。

于是他们开始歌颂石炳生的功德。

这些突如其来的喜爱,尊崇,完全就是对贪官厌恶的感情投射,可是没有人明白。

他们只知道,好官不应该下大牢,好官应该位极人臣,成为天下清明表率。

如果皇帝还继续一意孤行,那就是残害忠良,是昏君所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