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节(1 / 1)

剩下徐纯与胡沁雪说那狮子狗的事儿,只徐绍被林淑茵缠着有句没句的聊闲,江春|心不在焉等着开饭,吃完了她好回学寝去。没好久,丫鬟来请众人用膳。到了养和堂,见老夫人精神又比方才好了些,倒也就放了心坐下,江春全程尽量保持筷子不要举太高,手不要伸太长,眼睛不要随意乱瞟,咀嚼动作不要太快,绷着身子吃了顿没甚滋味的丰盛晚餐。好容易熬到老夫人放了筷,却又听她笑着道:“将才闹那出倒是吓到你们几个小家伙了,现我也好得差不多了,你们就不消管了,自去耍去吧,水榭上的花厅,我已让人四面用帘子遮严了,透不进风去的……你们放心耍玩吧,酒菜糕点样样给你们备齐了。”片刻又感慨道:“趁着现今少年无忧,不识愁滋味,能耍一日是一日。”江春有些失望,本来打算走的……这是鼓励他们夜夜笙歌通宵达旦的节奏?倒是胡沁雪与徐纯两个,这安排正合了他们心意,忙歇了碗筷,叫着丫鬟去将她的狮子狗抱过来。老夫人笑骂:“皮猴儿,时刻不忘你那小祖宗啊,只莫玩太晚了。既请了你春妹妹来,可就得把她招呼好了,夜深了就歇了罢。绍儿纯儿你两个也在这边歇了罢,让你阿嬷独自回去就行。”几个小的忙起身谢过。老夫人挥挥手就让他们自去了,只徐夫人的眼神在江春与徐绍身上流转,一副颇不乐意的样子。当然,这次的队伍就只有他们四人了,在窦元芳面前,林淑茵自是头疼脑热的,张氏也少不了念叨要去瞧瞧儿子可吃了。其实张氏也是有苦说不出了,那林侨顺自从被废了后,性情愈发暴躁,甚至可说残暴了,起初只是对身边下人动辄打骂。将那些胡府的家生子打骂得不再往他跟前凑,他又对着一路从汴京跟来的林家积年奴仆打骂,那些人能从京里跟过来,所念不过是他父亲生前的恩义罢了,现又要受这罪,谁乐意?没卖死契的都找了由头出了府,卖了身契的,宁肯被发卖了也不伺候他。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跟前无人使唤,连着自己媳妇、妹子、娘老子也被他日爹倒娘骂了一遍。那娘子虽是下头乡绅家姑娘,但人家有嫁妆在手,哪是他骂得起的?背着人处对他又掐又打,直将他蒙被窝里打得嗷嗷叫。这苦处还无法说,牛高马大的人了,总不能说被自己媳妇儿打哭了罢?倒是有那八卦的懒婆子,在外头听见了,不怀好意的笑这小爷不是男人,被窝里只能被婆娘逞威风。张氏对着老夫人哭诉了几次,都只找了一顿没脸,自己又舍不得拿出钱去买几个得用的……于是他的饭食就只能等着张氏给他提过去了。至于他那房娘子,没与他和离就算是给胡府面子了。待到了那水榭,掀了帘子进去,里头也不知是烧了火盆还是地龙,只觉着异常暖和,四面虽用帘子罩严实了,但又不觉着闷,还摆了几张贵妃榻,上头铺着厚实的毯子……要是能躺在上头玩手机肯定很爽,江春没出息的想。不过,虽然没手机玩,但胡沁雪却有话本子瞧。自从看了江春的《谁谓女子不如男》后,她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约着江春将金江的大小书铺全逛遍了,那学寝里不知藏了多少话本子。当然,她家里也没少藏,外加又有徐纯这个卖安利的,每隔半月就有新故事瞧。果然她一马当先就坐到那软榻上,使丫鬟去将她枕下的新话本拿来,也不讲男女大防的,直接盖上毯子就瞧起来。徐绍倒是来约江春下棋了,可惜她刚脱离苦海,不欲再耗费脑力,将徐纯使了与他“相爱相杀”。江春自找了胡沁雪身旁的软榻,坐着与她一处瞧,不过还是些升官发财贤妻美妾的套路,她也看不进去,在那暖融融的环境里,不消好久就不知不觉睡着了。可能是紧绷着的神经终于放下,也或许是那软榻一应俱全的过于安逸了,她居然还做起了梦。梦境杂乱,忽而是家中杂事,忽而是学里同窗夫子诸事,不时又有窦元芳宽慰她,要帮她走后门的场景……不一而足,睡得也浅,还隐约听得见胡沁雪的嬉笑声、徐家两兄弟的交谈声。她晓得自己是在做梦,但想着无事,几个又是玩得好的,也放纵自家不去在意形象,懒懒的卧着闭目养神。“不好了,小娘子,老夫人又咳出血来了!”“啊?我阿爹呢?”这是胡沁雪的惊呼声。江春清醒着头脑睁开眼,才吃了药一两个时辰,又咳血,这肺络伤得怕不是一般了……她忙掀了毯子起来,跟在徐绍三人身后,忙着去了养和堂。此时的养和堂倒是又似白日间“热闹”了,徐夫人已回了徐府,只余了胡叔微坐床前握着老夫人的手,以及在屋内左右打转的胡老大。“你不是说阿嬷吃了那药就无事了嘛?怎才卧下又咳血了?这到底怎回事?翠莲你来说。”“老奴如平日般伺候了老夫人洗漱歇下,倒无甚的。只今日老夫人更衣次数有些勤,平日就每日一次的,今日已三次了。”“可是白日间饮食不妥当?”这是胡太医的推测。“不曾哩,今日老奴得老夫人恩宠,得了与她一般的吃用,老奴未曾腹中不适……况且老夫人这般更衣不爽已不是头一次了,这连续半月来皆费力异常……”余下未言,毕竟是大便那等私|密污秽之事,即使是亲母子间亦是有些不便询问的。“那可是便结了?阿嬷口味嗜辣,怕是肠燥津亏。”胡老大也来猜了一句。“这个……这……亦不算火结,只望着十分费力,且解之不净……嗯,事后那净房亦不好清理。”大便是人体胃肠之腑的外在表现,无论胃肠健康与否,都能客观、直接地从大便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体现出来。江春在外听了这几句,他们这般遮遮掩掩自是问不清楚的……“敢问翠莲嬷嬷,老夫人这几日大便可是黑如柏油的?且解得粘滞不爽?”江春忍不住问出了口。“正是正是……小娘子怎晓得嘞?”老妪终于能找着个准确的形容了。那就是大便解后不畅快了,解后还粘黏于马桶之上,这大多数人都晓得是所谓的“湿气重”了,但江春更关注的是黑便。正常的大便颜色该是黄色的,因摄入食物不同而有异,多食绿色蔬菜则以绿色为主,多食辛辣刺激则以棕红色为主,但这黑色大便却是要慎重的。“医圣”张仲景有言:“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早在汉代,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便血有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先见大便,后见血者,称为“远血”,是指出血位置距离肛|门直|肠较远,如胃出血,此时的出血颜色该是暗红或暗黑的,因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铁会被氧化为黑色的硫化铁。先见到出血,再解大便者,称为“近血”,是指出血位置距离肛|门较近,如直|肠出血、痔疮便血等,因未被氧化的关系,血色该是鲜红的。张仲景自然是不知甚血红蛋白氧化的原理,但中国古人经验总结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他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你结论与规律,只是在修辞手法上、文法习惯上简写了,未曾一五一十写出来……所谓“信奉科学”的后人,却非得千方百计利用洋人的化学与机器才能勉强证明古人的言论,只有在证明了之后才敢用……若有洋人智力犹不可及之处——那自然是老祖宗骗了你啦,自然是“中医”这个“骗子”来背锅啦!试想,若不依赖洋人物件,后人还能参透两千年前张仲景的医理吗?江春时常疑惑,这是不是与达尔文《进化论》是不符的?其实人类自以为是的“进化”其实只是一种“退化”,还比不上两千年前的古人?闲话少叙,这只是现代江春的疑惑罢了,不论她如何呼吁传承中医,但学习这门古老技术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她的呼吁不过是蚍蜉撼树罢了。屋内几人见她方进屋就准确问出老夫人的大便情况,倒是有些惊奇。就是窦元芳亦挑了挑眉。胡叔微想起以前女儿常念叨的会“活人术”的小娘子就在眼前,望着母亲面如金纸躺床|上的样子,似乎望见了光亮似的,忙道:“小娘子,你快来与我阿嬷瞧瞧……”胡老大见自己使的眼色二弟未曾接收到,皱着眉道:“二弟莫急,已派人骑马去威楚府请府医了,他们几个小的还是莫添乱了罢!”“大哥此言差矣,我这‘太医’汗颜了,阿嬷这般年纪了,却是拖不得的。”说着忙站起身,将床前的位置让与江春。江春对着胡太医行了一礼,道了声“罪过”,却并未急着坐下,只四处搜寻一遍,见那床铺上干干净净,地下亦是不见血迹,定已是被下人打扫干净了的……她可不喜欢这般“片甲不留”的病室。她就着那绣凳坐下,将三指搭在老夫人脉上,凝神半晌,方问道:“敢问翠莲嬷嬷,将才老夫人咳血咳在何处?”那老妪忙指着那床如意被近头正中一处道:“正是此处,只刚将那床换了,位置就是那儿。”江春倒是不好奇她到底咳在哪儿了,见此只得问:“那刚咳出血时可有甚气味?”那老妪却是皱着眉头,有些难言的样子。“可是有股酸臭之气?似未运化的馊食夹在血中?”老妪忙不迭点头,思及那口血的恶臭,她方用不久的晚食就在肚内翻腾。“老夫人这般便如柏油有几日了?”“恐有半月了吧,每日里皆有一次,只今日多些。”“那老夫人这般咳血见了几次了?”没有老夫人挡拦着,老妪一股脑的托出:“小娘子你可问到了,老夫人这般嗽里夹血却是有五六日了,只每次出的也不多,她不许老奴大惊小怪惹了府内相公娘子们担忧。”“这几日老夫人可有腹痛不适?甚或恶心呕吐之症?”“有哩有哩!将才用过晚食就有些呢,我们只当是人老了脾胃运化不及,服侍着吃了两粒保和丸,吃下打了两个嗝,接着就咳起来了……”江春点点头。至此,她可以肯定,老夫人这是“吐血”,而非“咳血”了。因食管与气管上端皆与咽部直接相通,这般皆是口内出血的,就有些分不清到底是“咳”出来的,还是“呕”出来的了。要知道咳血与呕血可是大不相同的,咳血是呼吸道症状,吐血却是消化道症状,一个病位在肺,一个在胃。此时要区分开来就得清楚出血的颜色、性状、气味、伴随物了……因有未消化食物的酸臭味、血色暗红,江春可以肯定,老夫人这是吐血了。但胡家一众主仆见惯了老夫人咳嗽多日未愈,再见口内出了血,第一反应就是咳血,这就是认识上的偏差了。再结合她胃痛、呕恶、黑便等情况,该是西医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多见。“老夫人平日可是嗜食辛辣燥火?口渴思饮又心烦易怒,眠差梦多的?”老妪不住点头,心内却愈发信了江春了,这些症状就是胡二爷也不一定问到哩,众人皆只以为她是年老之人寐少。江春观老夫人脉象也是弦数的,再联系素日来旁的大夫皆是给她开了些百合麦冬滋阴润燥的,滋腻太过,蕴结在胃腑,蕴久化热,再加平素饮食辛辣,可不就是胃肠湿热了,又被这肝火给引动了,胃络被灼伤,不就出血了?古人治吐血讲究的是“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的先机,故江春也不再犹豫,望了胡叔微一眼,他立马反应过来,唤小厮拿来纸笔。江春提笔写下:胆草四钱、炒栀子半两、炒黄芩一两、泽泻半两、木通二钱、车前草半两、炒柴胡八钱、郁金八钱、当归半两、生地一两、藕节一两、三七半两、阿胶一两,共十三味药。写完又习惯性从头看了一遍,见无不妥后,方将那方子递与胡叔微,谦虚道:“恳请叔父指点,恐还有不妥之处。”那胡老大一听此言,倒是松了口气的,因他始终觉着她还是个小儿,最后由自己兄弟过过眼,他倒是放心的。胡叔微仔细瞧了一遍,点了头,又连连赞道:“肝火犯胃,脾胃积热,胃络被伤……侄女好本事!某真是自愧不如!”说罢也不耽搁,交与小厮快些去将药抓来,众人出了内室,坐花厅里等着熬药。直到坐下来,江春才觉着自己后背有些凉,好似出了汗。倒不是害怕的,只是刚似睡非睡的被下人唤醒,急着出门吃了一肚子冷风,进了内室又全副心思放在老夫人的病情上,未注意又凉到了。她有些担忧,可别又伤风感冒了,今年重阳才着了一回的……下意识的就悄悄将手放在后背去,两指捏了衣裳,将衣裳从汗湿之处提起来,还轻轻抖了抖,似要将那水气扇干似的。窦元芳正好坐了上首,从侧面见了她这小动作,又挑了挑眉。倒是徐绍也见着了,使着丫鬟给她沏了杯热茶,江春冲他感激的笑笑,双手将那茶杯握了,眯着眼,一副舒服至极的样子。窦元芳又有些不舒服了……这“宝物”真是容易讨好,一杯热茶就乐成那样儿,果然没见识。“侄女倒是见识独到,某与城内大夫皆只道家母是肺燥伤络,未想到是胃腑之恙……只不知侄女是从何得知?莫非这脉诊之术已精妙至此?”胡太医已将称呼从“江小娘子”换成“侄女”了。“不敢不敢,未曾哩,只是……”江春的诊脉技艺怎可能强过胡太医,只是四诊合参,尤其是对大便的问诊较为详细,才从中找到线索而已,哪敢吹那牛皮?忙将她的诊疗思维给说了。“妙哉妙哉!侄女真是令某汗颜,如此看来,果然医之一途光‘专’是不够的,还得博闻强识。”胡太医的话,下头徐绍与胡沁雪二人皆点头,一副受教样子,江春这有理有据的诊疗,倒不是瞎猫碰死耗子的,委实是平日厚积薄发……他二人第一反应也只是将那误认为咳血,与春妹妹比起来,自己二人倒是枉读了这几年的医书了。二人对她皆是佩服。好在那小厮手脚也快,众人吃了两盏茶,汤药就熬好了,翠莲嬷嬷扶着老夫人,喂了半碗进去。那老夫人虽闭紧了眼,但吃药倒是不排斥的,看来她该是有些意识的。果然,药才吃下去两刻钟,老夫人眼睑就轻轻|颤动,不一会儿睁开了眼来。待她适应了屋内光线,视线就直接准确无误地落到了江春身上去。老人家张张嘴,却喉咙嘶哑,发音有些困难,只用眼神温温的望着江春。江春不解。倒是翠莲嬷嬷问道:“老夫人可是要请江小娘子上前来说话?”果然,老夫人艰难的点了下头。江春忙上前去,怕她老人家听不清,坐到那绣凳上,低了头偏向她那边,等着她说话。老夫人却是张了张嘴,半晌方艰难的吐出“多谢”两个字来,估计实在是说话不利索,只用手握了江春小手,紧紧握了片刻,眼里闪着奇异的光。江春不太能解,看这样子刚才她是意识清楚的,屋内诸事她都知道,感谢她救命之恩倒是好理解,但这“奇异的光”是怎回事?胡叔微见这光景,忙劝着老夫人好生歇息,领着众人出了内室,在花厅简单说了几句,见徐纯已是哈欠连天,就使了几个回去歇了。“窦大人,实在过意不去,又叨扰了,寒舍已备好了客房,你看……”窦元芳却道:“胡兄不必客气,元芳明日还有事,就不叨扰了。告辞!”说着就跟在江春几人后头预备出府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