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节(1 / 1)

二人成婚后倒也趣味相投,琴瑟和鸣,先有了长子高烨,隔了七八年,又有了姑娘胜男。只那高家兄弟,却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货色,眼见着兄弟熬出了头,自觉他高定安也跟着鸡犬升天了,半分功劳皆无,却常以武功将军家眷自称,在这东京城里走鸡斗狗,赖着兄弟这株不甚壮实的大树,混得好不潇洒。兄弟一家常年驻扎在西北,二房自然而然顺手接管了他们在汴京的产业,江春估摸着,光那官家每年节下封赏,都不知被他昧了几多去……去年,辽人大肆侵扰辽北一带,威远大将军抱恙在京,光两个儿子招架不住,高定远作为女婿,自是从西北领了兵去退敌……哪晓得自此就与妻女天人永隔了。好在高定远在世时就与安国公府庶子定了亲事……说到这亲事,江春有些疑惑。若按高定远武功将军的地位,也算从三品大员了,自己嫡女不至于要嫁个庶子。况且,就那窦十五个人条件而言,形容样貌只能算一般,看那懦弱样子,估计文治武功也是极一般的……哪来的资本定下武功将军嫡女?但她也晓得这类私|密事不是自己该打听的。高胜男说到母女两个在西北睹物思人,兄长劝她们不如回了汴京,既准备了亲事,出了三年孝期正好能成婚,一面也当离了那伤心地罢。哪晓得回了京,却是家产已捏在叔伯手中,整个武功侯府皆是兄弟与弟媳在掌管,就连那准女婿也与侄女有了情意,她们母女二人反倒成了恶人。母亲满心满眼皆是逝世的丈夫,无心顾及这般,但女儿胜男年轻气盛,却是不能忍的,在府内每每与堂妹争锋相对,火星四起。年前也不知怎议定的,高家祖母居然做主将二儿家姑娘定给了大孙女的准相公做妾……这关系,江春听得一团乱麻。本来兄弟两个就够乱的了,小儿女情情爱|爱争来夺去,老太太还要掺一脚……岂不是愈发添堵了。“我待得一点儿也不自在,还不如回西北去。你们将才也见着了,这东京山水或是与我不和,才来了半年,脸上就生了疮……他们,他们还说我是坏事做多了……其实哪有!我讨厌他们!要是在西北,谁看我不惯的,我定一条鞭子抽得她心服口服!在这里委实没劲儿,才回来半月,我阿嬷就将我的定海神|鞭收走了……”“定海神|鞭”……江春满头大汗。这小姑娘倒是个爽利性子,品性亦不坏,江春开始对她有改观了,只她那般娇纵,却是要吃些亏苦的……这次的事就当是给她教训了。“那,我问你个事儿,你莫生气啊。”胡沁雪望着她面上紫纱犹豫。高胜男猜到了她的心思,爽快的揭开帷帽,对着她扬扬脸:“胡姐姐是要问我的红疮吧?你瞧,我来了东京一年,这疮就生了快一年了!每日晒了太阳又疼又痒,那些讨厌的家伙见了还胡说八道一气,我就戴上了这东西。”见江胡二人未似其他闺秀般矫揉造作,害怕着躲开,她又接着道:“你们瞧着定也觉得可怖吧?我刚开始也觉着害怕哩,现都一年了,早就无所畏惧!”江春好奇:“那可瞧过大夫了?”“瞧过不少哩,府里还专门为我请了个府医常驻哩,那苦汤药不知吃了多少,还是这般不见消散,过了年,天一热,反倒愈发可怖了,平日大夫让忌口我也是忌足了的……”都这样了还不好……她这年纪长点儿青春痘倒也正常,不说全好完吧,总得消散些吧?但反倒加重,江春就有些奇怪了。“这生疮委实是要忌口哩,你倒是厉害,能忌足了,我却是不行,年前伤了风我爹令我少吃那香燥的,我亦守不住哩,生生被那风热病拖了半个月。”高胜男无奈叹了口气:“唉,我不忌不行啊!辛热燥火的吃不了,好在府里为我请了个广东厨子,煲得一手好汤,那平素不爱吃的牛羊肉,经他一整治,倒是每顿能饮下一碗去……”江春|心内一动:这般严重的痤疮,还每日吃一碗牛羊肉汤?怕没这样的大夫吧!“那大夫可曾说过你要忌牛羊肉?”江春脱口而出。“倒是未说,只说香燥动火的不能吃。还说那牛羊肉养身健体最好不过,只有正气足了,才能将那余毒排出哩……”这倒是,牛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民间禁止私自宰杀的,多少人想要靠这进补还吃不上呢。不可否认,牛羊肉也确实是养身防病的好东西,有名的“食疗第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在后世已成为秋冬进补的名方了。但是,她那满脸红肿成片的痤疮,有些还冒了黄色小脓点,明显的是阳性疔疮,再吃那偏热性的东西,可不就热上加热,越是难愈了?况且,就算不是每一日都吃牛羊肉炖的汤,就是猪肉鸡肉,甚至鱼肉也是不妙的。众人只知不吃辣椒烧烤就算忌口,其实这些补物亦属于温中蕴邪之物了,那脓毒蕴在体内,要先想法子将它发散出去,才能行补虚之法。所谓“正虚邪恋”得驱邪扶正,但她那壮实的身子,哪会虚?哪用得着补?不过是哄她侯府银钱罢了……或是府内当家人故意不想让她痊愈!江春有些气恼,若事实真如她说的这般,那这高老二一家委实狼子野心!享受着大哥用性命换回来的爵位,不止抢了侄女姻缘,还暗行这般祸害之事……他一家怎不上天去?!出于职业本能,江春倒是想帮帮她:“高姐姐且听我一句劝,家去换个旁的大夫瞧瞧吧,这般久了越瞧越严重,怕不是庸医罢?况且,你那顿顿补汤可不行,你瞧瞧你四堂妹,她每日吃的啥你可晓得?走出来哪个不羡慕她那柳腰?你可学学她,日后瘦下来了定是个美貌小娘子。”若直接劝她莫吃那些汤水了,家去她母亲定是不放心的,少不得被劝着又重新吃上。但用“仇人”的美貌来刺激她,却是有用的。凭什么她可以学我穿衣,我就不能学了她吃食?反正为了瘦和美,很多女孩子是可以拒绝口腹之欲的。果然,高胜男听得茅塞顿开,暗自记在心内。却不知她三人谈话,也被身后懦弱丫头记在心内,回了府就与二夫人禀报一番,没隔几日,果真又换了个大夫来,但高胜男的痤疮却也未见好转。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当日,几人一路聊到左甜水巷,才知武功侯府就是左起第二家,日后倒是方便来往。高胜男知晓她们是太医院学生,江胡二人也晓得了她是武学难得一见的女学生,三个倒是愈发惺惺相惜,约定好了日后要常在一处耍,方才恋恋不舍别过。第二日,二十八就算正经进学日子了,江胡二人惯例早早的进了异常宽敞的学舍,选了前排可刷脸处落座,待徐绍来了后自动坐到她们后头,几人都感慨了一番:他们这群伙伴就缺了徐纯了。也不知徐纯在威楚府补武学怎样了,他若能好好表现的话,明年几人就可在汴京相聚了。外舍生每年招录二百五十人,还有额外的五十人是业医之家特招,新生人数少说也是三百了……待见了学子们陆陆续续进了学舍,江春终于明白,为何这学舍异常宽敞了,这可能都不算“学舍”,类似于后世的会堂。全国各处的学子皆有,大家还不熟悉,就尽量捡了前头空位坐,倒是不消片刻就将那大屋坐满了。待钟声响过,一名三十多的中年男子进了学舍。据他介绍是赵学录,负责外舍班所有生员核考分班的。众生一听“核考”,又要考试,有胆大的男学生就“呼”了一声,惹得赵学录瞪了一眼。江春下意识回首看去,也分不清到底是哪位同学的哀嚎,只注意到学里女学生不少,她四处观望,默默数了一下,居然有五六十人之多!至于核考,不过是要将三百人按专业能力与天赋分出级别来罢了,似胡沁雪等业医之家出身的,与凭着升学试考来的普通人,自是有不同的基础,分了班才可因材施教。她平静无波的又考了一场试。倒也不难,就是些五行医理、常用药物功效、常用汤头歌诀等基础内容,她闭着眼都能答出来。完了赵学录又将院内所设课程情况交代一番:第一年不分科,统学《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千金要方》七门基础学科。每月有月试,待第二年开始,可通过年试升至内舍班,但内舍班只有两百五十个名额,就意味着要淘汰五十人。第三年方能升至上舍班,定额一百人,又要淘汰大半下去。但这淘汰了的学生却并非消籍归家,而是继续修习方脉科、针科、疡科三个专业,估计今后的出路就是各地州府医了。而被选拔至上舍班的学生,则正式成为“医生”,不止要精通方脉科、针科、疡科三科,还得兼通其他有关学科,所谓“三科通十三事”,即要求各科学生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如方脉科必修大小方脉及风科,兼习《脉经》。针科必修针、灸、口齿、咽喉、眼、耳,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木论》,并采用王惟一发明铸造的针灸铜人,进行直观教学。疡科则必修疮肿、折伤、金疮,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千金翼方》。无论选修何科,三年间皆得修完十三门课程,好在不消花费精力去修甚病理药理的,这算是与后世不同之处了,亦是这时代中医的纯粹之处。见众生皆明白三年学习任务,赵学录只道今日已无事了,大家可先回家或是学寝暂作休整,后日再按核考成绩分班,届时才开始正经授课。江春约了胡徐二人,终于吃上了这价值十余文的饭食——与县学无多大差异,只是兼顾到天南海北的口味,多了些面食,没了辣椒。直到三月三十清晨,院内贴出了众生分班情况。很幸运的,三人都分在了外舍天字班,班上拢共七十人,剩下地字班与玄字班都是各七十人,只黄字班有九十人。看来这天字班是一群比较有基础或天赋的学生,江春于心内提醒自己:定要好生努力才行,古人里不乏天才,自己这“半路出家”的,得十分努力才能不被淘汰……自此,她又开始了如前三年的勤学苦练生涯,但这努力程度却又要超越前三年了。作者有话要说:以上太医局分科依据参照了《中国医学史》,做了些小小改动,但真实的北宋就是拥有这么先进的医学教育制度哟~~第90章 窦家到了二十四这一日,天气渐渐暖和,汴京城外□□掩不住,花红柳绿成片,鸟儿雀儿唧唧喳喳好不热闹,胡家一行人历经整整二十日跋涉后,在城门口见到了前来接应的尚书府管事。胡老夫人掀了车帘子,听那中年男子禀报“三爷当值还未回来,三太太身子不适起不了身”等语,只淡淡笑了笑。胡管事不敢出声,好在胡二爷打马上前来,道:“劳烦管事了,快快请起,待会儿还有得忙哩!”江春就在后面的马车上,多少也能猜到些,毕竟老夫人这口气是从三日前就堵着了。那日胡沁雪走丢虚惊一场后,本以为遇上的窦元芳是大老远去接应他们的,哪晓得他晚食未用,将一桌人“丢”在南阳驿,道公务紧急就先往湖北去了……老夫人的脸色当时就不好看。背了人少不得要将元芳骂上一顿的,江春反倒暗自乐了一把。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她自己闹的乌龙,若果真是人家公务紧急,自然要事急从权了,她的气倒是来得莫名。好容易堵了一肚子气来到汴京城外,亲儿子不逢沐休,出不来接她,她也就忍了……儿媳妇居然也“起不了身”了,她的怒气终于有了光明正大的泄口。好在胡管事办事得力,片刻功夫就引着他们过了城门巡检司的查探,从西侧的梁门进了城……望着那几户比她们先到却仍排着队等候查验的人家,老夫人的怒气倒是稍微松了些。江春见胡沁雪兴致勃勃的掀了窗帘子往外瞧,她也凑过头去望起来。这是一条极其宽敞的青石板路,刚进城门那段没有想象中的摊面林立、人声鼎沸,只离了路面一丈远处开了些铺面……倒是规划得挺严。“这是梁门大街,横贯东京城东西两面,咱们得沿着这大街走好一会儿哩……”胡沁雪在旁解释起来。因着进了城,马车走不快,江春还有时间将眼睛放在两旁建筑上,仔细瞧了好一会儿。待离了梁门,渐渐向城中心靠拢后,街面上开始涌现各色摊位,就摆在那正经铺面前,南北货物一应俱全。就是街上行人也比刚才多了不少,从车上望下去,倒是人头攒动。但好在人群见着马车都会自行避让,这车行速度倒未受影响。“这是西市,专卖各色南北货物的,我以前没伴儿,也没来过,现有了妹妹,你可得陪我来好生逛逛!”江春应下,她倒是对古代都市文明感兴趣的,既穿越一回,自要好好珍惜这长见识的机会。渐渐的,人群开始少了些,那建筑也从低矮的民房变成了稍微有些规模的二三层楼,路面愈发宽敞,马车反倒还慢下来了。江春以为是到了,忙问沁雪:“姐姐,这就到了?也倒是不远哩,咱们今后上西市去倒是近便。”谁知胡沁雪却“噗嗤”一声笑出来,抱了她手臂闹她:“原来妹妹也有不知的哩,这才到了宣德楼前哩!”江春顺着她指向看去,马车左侧目光所及之处果然有绵延几十丈的红墙黄瓦……这就是最高统治者所在之处了吧?她仔细留神,见马车依次经过了“右掖门”“左掖门”“东角楼”等门楼,终于又见了不甚高的建筑,马车速度又快起来……这就是过完皇城跟前了吧。“咱们现到东市啦,妹妹快看,这边我可熟了,跟我我爹来过几次的……”果然,街面上又开始店铺林立起来,只这边不论是门面装潢还是铺面规模,都要比将才西市华丽些,从种类上来说亦是酒楼首饰铺子钱庄甚的多些,估摸着就是富人区了。在她暗自打量中,马车又渐渐慢下来,向右下方转入个名叫“榆林巷”的巷子去。江春不敢再乱猜测可是到了。果然,马车并未停下,又顺着榆林巷继续往南,才进了“左甜水巷”,慢慢的停在了第六户人家门前。那阔气门庭前站了好些男男女女,匾上有“胡府”字样……这就是到了。胡沁雪拉了她从车上下来,两人先去前头扶了老夫人下车,那门口恭候着的一群人才簇拥了个三十几岁的美貌妇人上前来。“母亲,您可到了!儿媳这身子不争气,未能亲去梁门外迎接,还望母亲体恤。”她嘴里虽赔着罪,那晚辈礼却慢了半拍似的,待话说完了,才慢吞吞屈膝下去。况且,就是江春这外人都听出来了,这话说的好生难为,好像不原谅她就是婆婆不“体恤”儿媳了一般。果然,老太太嘴角噙着不明笑意,眼神定定望了她片刻,直到三太太心下惴惴,屈膝请安的姿势有些打晃,众人以为老夫人将要发作时候……她方转开眼睛,伸手扶起儿媳,亲切道:“怎会嘞?你们小两口京内自在惯了的,只怕我这老婆子来多事哩!”“不敢不敢,儿媳罪过了,母亲能来京内,予我们尽孝的机会,是儿等福气。”说着也顺手搀了婆母进门,似乎未见沁雪与江春等人。江春见她婆媳二人打机锋,小小一件事都能搞得争锋相对,只觉着大户人家果然不是那么好混的……光一个江芝都能打得她招架不住,若身边全是一群这多心眼子的妇人,她只觉难以想象的心累。自此,她愈发打定主意,不会住胡府内了。她不能辜负苍天令她年轻了的半辈子,定要去世界各处走走看看,绝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困在那四方天内。好容易进了正堂,三太太廖氏领了两个儿子上来问安。老夫人望着与自己儿子十分肖似的孙子们,嘴角笑意这才真诚了些,笑眯眯的给了见面礼,说过些香亲的话,才使着胡氏三姊妹与江春上前来与廖氏见礼。果然,廖氏只稍与沁雪闲话几句,对大伯子与小姑子家的胡英豪和徐绍,就只淡淡招呼了声,至于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二房“干女儿”江春……只得了她个浅薄笑意,更遑论后头急着上前的江芝。“母亲可要先歇息,去去尘土?怡安堂已收拾出来了,待会儿令他们将行李抬过去即可。”老夫人打了个呵欠,顺水推舟道:“也罢,人老了耐不住这舟车劳顿。”说着自由翠莲搀了下去。那三太太廖氏送走婆母后,自己也甩着帕子走了,留下两个不足十岁的儿子招待这堆金江来的侄儿男女以及“穷亲戚”……余下众人只得望着这不欢而散的场面,不知该作何反应。倒是片刻后有一婆子来禀,二爷府上已收拾出来了,问众位小郎君与小娘子,可是现就过去歇息。江春早打定主意了,就由着胡沁雪答应,几人辞过两个手足无措的堂弟,跟了那婆子出了胡三爷府上,也不消坐轿子,沿原路走过那前头五户人家,出了左甜水巷,再往右,果见一名“右甜水巷”的巷子,进去左手第二户就是了。这次自是得到了胡二爷的热情款待,虽然他独自个过惯了的,也不太懂人情世故,但几个孩子在另一头受了那般冷待,此时见了二爷真心实意的招呼,只似冬日里饮了碗热汤下肚,个个都绽开了笑脸。江春瞅紧这时机,上前几步道:“多谢干爹厚爱,只待开了学,入了太医局,儿还要去寻舅舅处,他年前就已上了京,为我租好了住处,待寻着了我与嬢嬢两个就搬进去。”胡二爷自是要挽留的,嗔怪道:“怎先前未听你提起?这般怕是不好找哩,就是住干爹府上又如何?一家人不兴见外。”江春却又抢在江芝前面开了口:“多谢干爹厚爱,您的美意我姑侄二人心领了,只舅舅为了替我上京租房,却是连年都未好生过上,儿不可辜负……况且,说句不怕干爹笑话的,我江家情况您是再清楚不过……”“我这嬢嬢,她委实命苦,经了那些事……家中祖母已劝过不知多少次,她仍铁了心要在京里挣扎一番,因她手上有点豆腐手艺,倒是想着能将这营生做起来,多的不说,能维持了生计,不再赧颜受旁人接济,日后再寻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还望干爹成全我这好嬢嬢的志向……当然,若您知晓有与她合适的郎君,倒是恳请您费心了……”“莫望着我这嬢嬢弱质女流,其实内里却是最不慕权贵,不贪便宜的品性了……此次上京,我祖母道要与她些本金做豆腐营生哩,哪晓得她却是宁死不受,只道谁要是再用财帛接济她,就是看不上她弱质女流,当真是折辱她哩……故她不好开口拒了干爹好意,我这做侄女的却是要帮她开口的,干爹府上她是决计住不下去的……还望干爹成全。”江春|心内暗爽:哼,你不是标榜自己是自强不息的顽强小白花吗?那就继续维持不愿受人接济的“豆腐西施”形象吧!你要真能凭一己之力搏出个局面来,我自会佩服你,但要想着贪人便宜,踩着旁人肩膀爬上去……那我先断你一条路。果然,包括胡二爷在内的一众人等,皆对江芝一副钦佩样,只道她真是能干女子,皆道似她这般能干,不消半年定能闻得她好消息了。直将江芝弄得气苦不已:有靠山依靠谁还愿包装那“自强不息小白花”人设啊?这侄女倒好,当着这多人的面,将她后路给断了!见她气苦张不了口的样子,江春还故意“打趣”:“瞧瞧我这好嬢嬢,还被你们恭维得不好意思了,咱们莫难为她啦,日后就让她好生伸展志向吧……咱们远远看着她才欢喜哩!”众人皆点头道定要拭目以待了。江春|心道:我只盼你安分些,若起不了水花,就早些知难而退回了金江去;若仍要一意孤行祸害你侄女和整个江家,那就莫怪……几人暂时安顿下来,晚上合拢一处吃过接风宴,老夫人对众人安排也不置可否,几个小的也就松了口气——毕竟谁也不愿去三爷府上受气啊!第二日,已经二十五了,江春推脱出去寻舅舅,摆脱了小尾巴胡沁雪,见这汴京风气较金江更为开放,出门女子多不胜数,也就放了心的自己去“寻舅舅”。其实她哪晓得舅舅在何处?不过是借口罢了。她真正目的还是四处逛逛,尤其先去太医局踩踩点,看住宿问题到底怎解决的……若老夫人问起,她才能应对得上,毕竟她的第一选择还是住学里,可省下好些银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