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节(1 / 1)

翻卷的云层间偶尔传出闷雷声,闪烁的电光转瞬即逝。李旦眉头紧皱。早知道今天会落雨,不应该答应她今天进宫的。她身子虚弱, 年纪又小, 不能受凉。他没有撑伞, 穿过回廊, 冒雨赶到含凉殿, 踏着淋漓的雨水拾级而上。到正殿时, 却见大殿里头忙忙碌碌, 一派喜气洋洋,秦岩指挥着几名金吾卫扛箱子、搬锦帛。看到他进殿, 秦岩笑嘻嘻迎上前,“圣人再次开启私库,让王妃随便挑宝贝!”李旦怔了怔。刚好裴英娘抱着几卷书轴转出折叠画屏, 看到他来了,步子加快了些,把书轴一股脑往他怀里塞,“阿兄,我帮你挑的,王右军的摹本,你先拿着。”没有真迹,摹本也算是难得了。不等李旦说什么,她掉头走远,发髻上成对的鎏金镂刻菊花卷草纹银钗和鬓边楸叶摩擦,叮叮响。她很快回来,这一次身后跟着四五个内侍,每个内侍手里、怀里都抱着一堆漆盒。“送人的也够了,阿姊想要的波斯宝石项链帮她拿了……”她逡巡一圈,暂时想不出还缺什么,拍拍手,“就这么多吧,下次再拿。”秦岩瞠目结舌,“还有下次?你想把圣人的私库搬空吗?”一边说,一边怂恿裴英娘再进去拿点珠宝玉石出来。他心里由衷为裴英娘高兴,京兆府的世家侯门私底下认定她这次彻底惹怒圣人,再无翻身的可能。谁知她只进宫一趟,就把圣人哄回转了,以后看谁还敢落井下石!说笑间,宫人已经把搬出来的箱笼锦帛装车,内宫的车驾是靠人力牵挽的,待会儿他们出宫,走到宫门前时,才会套上牛马。李旦示意宫人取来一件彩绫白鹤衔灵芝披风,拢在裴英娘肩上,低头为她系好丝带,“可以回去了?”裴英娘摇摇头,“等等,我去向阿父辞行。”她拢紧披风,走进内室,李治半靠着榻栏打瞌睡,见她去而复返,温和地笑了笑,“怎么,还想要什么?”裴英娘搓搓手,往炭盆里加炭,“阿父,这一次你让我好生委屈!我怕惹得你伤心,等了几个月才进宫找你诉苦,面子里子都丢尽了。好在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你啦!您得把心放宽一点,以后不能再这么欺负我。”火炉床内外的近侍眼观鼻,鼻观心,心里暗暗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曾吓退外国使臣的永安真师,这么和圣人说话,胆子可真大!李治失笑,“好,阿父错了,让十七委屈了,以后不欺负你。”裴英娘满意地点点头。近侍们无语凝噎,圣人这么配合就算了,王妃你竟然就这么坦然地接受圣人的歉意?真的不推辞委婉一下?窗外的雨声渐渐停歇。李治的视线掠过裴英娘身上多出来的披风,“旦儿来了?”她笑着道:“阿兄就在外面,阿父要见他吗?”李治犹豫了一会儿,摇摇头。裴英娘没有多说什么,接过近侍递来的药茶,送到李治手中,看他慢慢喝了,服侍他躺下安置,才退出内殿。李旦等在屏风后面,牵起她的手,她的手心柔软温热,像香甜的玉露团。两人并肩走出含凉殿时,发现殿前亮堂堂的,原来雨不知不觉间停了。云销雨霁,天朗气清,日头探出半个脑袋,洒下万丈金灿灿的光束,蔚为壮观。夫妻俩离开含凉殿,身后跟着恭敬的仆从和堆满赏赐的卷棚车。“阿兄,你和母亲的事情谈完了?”裴英娘问李旦。她冒雨进宫,李旦不放心,找了个借口,说是有要事禀明武皇后。李旦揉揉她的脑袋,“谈好了。”忽然想起李令月,“令月也在蓬莱殿。”裴英娘吃惊道,“阿姊也来了?”说曹操,曹操到。夹墙后响起一阵脆亮的笑声,四五个彩衣宫婢簇拥着李令月穿过八角亭,迎面走过来,“英娘,你总算和阿父和好啦!”裴英娘放开李旦的手,转而去挽李令月的胳膊,“阿姊,让你担心了。”李令月拧拧她的脸颊,压低声音问,“阿父前些时候为什么生你的气?”裴英娘叹口气,“阿父没明说……总之阿父是为我好。”李治没有吐露明崇俨到底说了什么,一切都是她的猜测。李令月沉吟片刻,若有所思,拍拍裴英娘的手,“不管怎么说,现在没事了就好。”卷棚车行到宫门前,套上壮牛。李令月嫌卷棚车四周遮蔽,看不到车中的锦帛、金银器,起不到震慑旁人的作用,指挥公主府的家奴给换上板车。这样把一车赏赐拉出去,沿途经过长街里坊,让那些躲在高门府邸里的人好好看看。李令月今天和裴英娘一样骑马出行,姐妹俩并辔走在最前面。“阿父叮嘱我不要和旁人提起云华寺。”裴英娘手挽缰绳,帷帽掀开一边,垂纱笼在帽檐上,方便和李令月说话。她发现云华寺的特殊时,和李令月说了,李令月那时也很诧异。“阿父想瞒着,我们当做不晓得就是了。”李令月心下暗想,幸好她忍着没到处嚷嚷,不然云华寺现在肯定早就被长安世家们挤得水泄不通。走到平康坊和东市之间时,姐妹俩作别,一个往南,一个往东。第二天,相王府格外热闹。送礼的,探听消息的,赶来赔罪的,府门前人头攒动,宝马香车堵住整个巷口。裴英娘坐在廊下,看忍冬领着使女们摘石榴。石榴果然和冯德说的一样,个个有壮年男人拳头那么大,红灯笼一样,挂满枝头。廊前铺设簟席几案香榻,半夏跪坐着煮茶,煮的是当季茱萸茶。李旦低头翻看裴英娘昨天从宫中顺手带出来的书轴,确认是哪位大家的手迹,他早起吃饺子的时候说今天不出门。裴英娘盘腿而坐,竹帘高卷,日晖打在她身上,给她的缥色镜花绫襦裙镀上一层薄薄的晕光,依稀能看见若有若无的精美花纹,光华浮动。她手里剥着石榴,葱根纤指,猩红指尖,金花银盘,鲜红石榴籽,怎么看怎么像一幅画。李旦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觉得她剥石榴的姿态十分赏心悦目。她剥完几只石榴,分出一半石榴籽,往李旦跟前递。李旦接过银盘。阿禄小跑进院,走到门口时煞住脚步,扯扯衣襟,整整帽子,低头往里走,“娘子,求见的人越来越多了。”他奉上各家的帖子。婢女端来热水、锦帕,裴英娘洗去指间染上的石榴汁,擦干手,随意拣一封请帖看两眼,嗤笑一声,“重阳、小重阳都过了,难为他们还能想出由头来请我。”她昨天大摇大摆,带着大批赏赐,从蓬莱宫返回王府,那些想趁机落井下石的人听说李治待她慈爱如初,她依然恩宠不衰,立马转换态度,像闻着花蜜甜香的蜜蜂一样,一窝蜂上门,请她赴宴。重阳已过,冬至还早,深秋寒冬,没什么节令,各家的帖子便以赏花宴为名邀请她。几场秋雨过后,城内的桂花已然落尽,菊花、葵花、兰花、玉簪花开得还不错,世家们宅中一般都建有暖房,养一些娇嫩的花花草草,随时可以应付一场赏花宴。驸马杨安明家的请帖最为显眼,杨家在城外有庄园田地,据说杨家花圃种植数十亩玉兰树,花开时节枝头如白雪皑皑,满园香气浓烈,是城外一景。裴英娘扒拉来扒拉去,李旦俯身抽走她手里的烫金书帖,翻开扫几眼,“想出去玩?”她笑着摇头,“随便看看。”这些世家因为李治的态度改变,而随之改变对她的态度,她一个都不想搭理。现在他们有多热情,以后局势变化,他们就有多冷漠,说不定还要抢着踩她几脚。她继续翻帖子玩,忽然眉峰一蹙,“房家的帖子?”李贤的正妃房氏出自房家。房瑶光和房氏都姓房,两人是从姐妹,但是多年前两家分开,子女排行是单独算的,据说当年房家出了什么变故,两家怕受牵连,才断绝关系。裴英娘和房氏关系一般,见面说说笑笑客气两句,从没有深谈过。房氏和李贤夫妻多年,性格迥异,李贤爱出风头,房氏谨慎低调,裴英娘对她的观感还不错。“阿兄,你去吗?”她问李旦。在王公贵族们看来,如果没有意外,房家就是以后的后族。李贤的几个儿子认在房氏名下,他奉诏监理国事,房家鼎力相助,风头正盛。武皇后的出身每每被人不齿,房家是世家,宗室皇亲自然而然会偏向房家。李旦缓缓合上书轴,指间拈着一枚象牙签子,“去。”裴英娘把房家的帖子交给阿禄,“那我也去。”李贤不是仇视她吗?还欺负她的好阿兄。她偏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李贤面前耀武扬威。人人都说她恃宠而骄,那她就骄横给他们看。第157章要出席赏花宴, 当然得全副武装。虽然不能穿大红大绿,至少得端庄明朗, 再特立独行的贵女,也不会素面朝天着去赴宴。房家举行宴会的这天,裴英娘卯时就起来梳妆打扮。她穿一件出炉银交领窄袖轻容纱上襦, 蜀锦联珠团窠鸾凤纹半臂,衣缘袖口刺绣大片缃色梅花、牡丹、菊花、莲荷,代表一年四季花开富贵。出炉银是非常浅淡的红色, 介于红白之间, 近看有, 远看若有若无,半臂则是近年最时兴的退红色,是很清浅的浅红, 缃色也极清淡, 下头系鸭头绿穿枝雀绕花枝裙, 色彩苍翠, 如鸭颈彩羽。腰间束燕尾青丝穗宫绦、香囊, 肩上搭一条银泥双色绉纱披帛。梳牡丹髻, 髻心别一枝迦陵频伽花鸟纹金钗, 鬓边一对金镶玉蝴蝶步摇簪,以金丝镶嵌玉片堆叠出颤动的蝴蝶翅膀, 做出几只蝴蝶翩翩欲飞的形态,下垂琥珀珍珠串饰,精巧别致。发髻斜插宝钿, 眉间贴并蒂莲花钿,唇妆是娇俏的嫩吴香——石榴娇、大红春太过艳丽,和她淡雅的衣着不大匹配。装扮毕,登车出发。裴英娘今天不方便骑马,不知为什么,李旦今天也不骑马,陪她一起乘车出行。卷棚车驶进房家所在的里坊时,车窗外的嘈杂人声渐渐安静下来,老百姓一般不会靠近有护卫层层把守的高门宅院。巷曲幽静,牛车轱辘轧过石板,这是到房家前街了——市井道路是泥土路,唯有世家豪族前后的长街以石条铺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