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美利坚名利之路> 第103章 转移风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转移风险(1 / 2)

这些狂热的盲目自信,现在看来似乎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改变发生之前,所有人都会沉浸在那种思维的惯性之中。

如果你坐下来,想象一下几年前你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那个时候,是不是房价会一直上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当你有钱的时候,别人给你的第一个忠告就是买房。当你想创业的时候,别人给你的忠告还是,&bsp&bsp不如去买房。无数人都在互相谈论着,不及早买房,以后就会买不起房。

那么有会永远涨下去的房价吗?是有人质疑过,但这种声音不会被听见,大家都认为,至少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批接盘的倒霉蛋。

看看那些之前就早早买房的人吧,都已经赚了不少钱,每个人身边都有许多这种例子,咬牙贷款买了几套房,现在资产翻了几番;没有及时买房,现在房价涨到已经买不起,后悔莫及。

是的,就在这几年,所有的美利坚人,都是在这种氛围中,奋不顾身的投入房产市场的。

不过之前约翰·保尔森的分析报告中,有一个数据让陈威廉感觉很有意思。

那就是在号基金大肆购入ds债券之前,这种债券的主要作用就是那些对冲基金在大量投资do债券之后,用来对冲风险。

不过即使这样,&bsp&bsp真正如此做的基金也是少之又少。

截止年底,按照pertra对冲基金数据库研究报告的说法,有超过家对冲基金报告了经营结果,&bsp&bsp数千家机构投资者获得了投资ds产品的许可,而只有多家机构涉足了针对刺激贷款的ds产品的市场。

因此在约翰·保尔森最初对号基金进行建仓的时候,一开始购买ds还是小心翼翼的,但他发现,那些机构对于他购买ds这个事情,非常的热情,他不停的接到兜售ds债券合同的电话,每一家都会列出一大串表单,任他选择。

结果购买ds的过程无比的顺利,很快就完成了建仓,甚至对这种债券的价格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过现在不同了,在诸多机构开始发现危险,从而开始购买ds之后,这种债券一时之间变得稀缺起来。

不过约翰·保尔森依然凭借之前的关系,很快将陈威廉最新的亿美元,换成了他精选的ds产品——要知道,市场上各种机构推出了无数的ds产品,在这繁多的产品之中选择最优的——也就是含有的次级贷款断供可能性最大的产品——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bsp&bsp不过这些对于已经致力于相关研究几年的约翰·保尔森来说,&bsp&bsp已经驾熟就轻。

“德意志银行给了我们一个ds产品清单,里面的上百种ds产品可以随意的选择。”约翰·保尔森的声音里带着些幸灾乐祸

“他们主要针对的就是德国市场,那帮德国佬太重视规则,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到do债券里面的那些猫腻,只看到是a评级的债券,就放心购买,都不知道其中大部分都是被包装过的b债券。所以德国佬购买了大部分流向欧洲市场的do债券。”

“那些评级机构这次做的有些过火了,穆迪和标准普尔几乎就是扮演着负责盖章的角色。”陈威廉无语的说道。

“他们不是一直这么干的嘛。”约翰·保尔森耸了耸肩说道“所以我把他们放进了号基金做空的名单之中。”

现在的情况越来越有意思起来,不断的有人看到了,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到来之后,随着房价开始下跌,那些房产投资者发现自己需要偿还的贷款,已经高达房价的倍甚至更高,从而选择断供。

满街上都是房地产公司的推销人员以及传单广告,有的地产公司甚至开始了买房送装修,送家电……

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房产市场的危险,重新审视那些建立在次级贷款上的do债券,质疑声越来越多。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do债券的价格丝毫没有出现大幅的下跌,高盛、大摩、德意志银行、美林、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花旗……这一个个站在金融食物链顶端的机构,还在大肆的鼓吹着那些do债券的价值,在债券复杂的设计之下,其他的机构和投资者依然选择相信他们,相信这个庞大的债券市场不可能崩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