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第84章 天下有我这一个皇帝就够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天下有我这一个皇帝就够了(1 / 2)

从16世纪的最后25年到17世纪前75年,鹰国、葡萄呀、那布勒斯、荷蓝、乌克蓝、爱尔蓝、瑞氏、德锅、波西米呀、日奔、印渡、墨西歌、奥斯瞒帝国、巴尔杆、格鲁吉呀、亚美尼呀……几乎全世界的农民都在造反,各地都陷入了战乱。

从表面上看,农民造反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民不聊生。农村普遍出现歉收和饥荒,加之正治腐败、城市商业阶级对农民的盘剥加剧、白银货币秩序的不稳定等等。

深一层审视,也许是由于进入小冰期,气温下降,降水减少,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但是,全世界各地纷纷进入战乱时代,是否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呢?

其中大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

事实上,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才是1500-1800年全球最重要、最核心的“一致”现象的底层原因。

在此期间人口数量增长的曲线,各地甚至都高度一致。从15世纪开始增长,整个16世纪保持增长,17世纪有一个回落。

比如1600-1700年间,西班呀的人口减少了1/4,从大约800万减少到了不到600万。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西班呀由欧洲的主导力量降格为欧洲的二流国家。

不说欧洲了,单看明清易代天下大乱无数人死于沟壑,是哪一年?1644年,就是在17世纪。

可以解释为,人口数量增长一段以后,社会结构难以同步适应,无法容纳多出来的人口。毕竟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口承载力是有限的,而且官府对民生问题并不重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于是就来了个大规模的“磨合”、“顿挫”,也就是爆发战乱。那俩词说起来轻松,可在现实中就是无数人死于非命啊。

当前全欧洲人口数量大约在7700万,大明的人口数量约在2亿左右。

2亿这个数字自然是推论。古代官方统计人口那真是糊涂账,参考性有限。

后世米帝3亿人口,仍然称的上是地广人稀。再看大明,比如陕西,除了关中平原占了一丢丢地盘,其他九成九的地方几乎可以说是不适合人类生存。

如果大明只有几千万人,以国土面积论,陕北除了边防需要点人手外,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有大量的聚居县城。因为几千万人或者1亿人大概连华北平原、中原、江南等地都填不满。

大明人口密度当然不能和后世比,但是也能看出一些问题。起码明末不止几千万或者一亿人口。

清末民初的人口数量大概有四万万,而那时一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见的能比明末好多少。

所以,从土地承载力上看,明末肯定有一亿以上的人口,到两亿也不是不可能。

欧洲人口在8000万左右就养不起了,所以他们在内卷的同时,各个国家都在开疆拓土,全世界的抢占地盘。

俺大明2亿人口,这要是放出去,谁能挡得住?

即便因为各种不可抗拒力,这回大统领挽救人口起到的作用有限,明末天灾兵乱之后也许只剩下不到一亿人口,那也足够用了。

本土留个七千万人口就行了,人人能吃饱饭,而且也不缺进入工业化的人力基础。

在李自成的有生之年,到时大概有六十年时间,陆续往外面南亚移民八百万,澳洲那片移民一百万,美洲移民五百万……

大伙别内卷了,都出去吃饭吧。不管是贫民还是担心会功高震主的家伙们,通通打发出去。

不愿意出去的,那可由不得他们……

“大哥,我也能当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