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第1章 我大明江山万万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我大明江山万万年(1 / 2)

崇祯三年二月二,李自成来到大明。

这位二十五岁的后生才当了一天驿卒就下岗了,那必须再就业呀。

明末这环境太糟心,只有造反还算是一条出路。

扯旗吧!

风风雨雨打拼近三年,李自成在一众反王流贼里崭露头角,建立大顺国,麾下有了两万多人马。

崇祯五年是个分水岭。

十月份,李自成一方面为了解救吕梁山危局,一方面试探着想找个稳固根据地,大顺攻下怀庆府。

接着李自成率领四千轻骑在一个月时间转战千里,击破了明军准备合围过来的几支援军。

那些明军算不上是精锐,但也是大明的一线边军,被李自成打了个稀里哗啦。他们不过如此。

李自成这就有些膨胀了。

他回到怀庆后嚣张的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如果走激进路线,“五年成功”未必是一句空话。

就凭李自成新造出来的那些火器,依靠上党源源不断出产的火枪、火炮,以及基本接近了近代化方式训练出来的士兵,这年头各方面都先进了两百年的大顺军去打仗,根本没有一合之敌。

谁能挡得住大顺军?

砸烂一个旧射会容易,建设一个新社会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好的。

如果大顺军攻掠天下太迅速,他手底下这帮人还没来得及成长就走向高位,那么留给将来的隐患太大。

李自成再厉害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把大顺国交给一群骄兵悍将落魄书生治理,那可有的酸爽了。

17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其实不管哪个时代都缺人才,不然也不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等等说法。

话又说回来,十个厉害的将军也抵不过一个出色的正客。

正治是社会关系,经济是社会关系下的商品交流,战争是正治的延续,军事是战争的一种手段。

简单点打个比方说吧——

一个人想办法吃饭,叫生活。

一群人想办法吃饭,叫经济。

而怎么在一群人吃饭的时候制定规则,分配怎么吃饭,或者如何长久的吃饭,谁吃哪种饭,叫正治。

两群人吃饭的时候发现,野地上有一块肉,那这块肉归哪一伙人吃?他们即可以用正治手段,也可以用经济手段去解决。

当然,要是两种方法都解决不了问题,接下来就可以靠打群架解决。

打赢的人就掌握了主动权、选择权,就能吃的更多更好了。

许多问题都是可以正治、经济手段解决的,军事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

经济也可以看做是正治问题,毕竟都是利益相关。

所以有说法,“战争是正治的延续”。

战争是正治手段而不是正治目的。用武力解决搞出问题的人,意味着一种达到个人或者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他们最终的本质就是为了分配利益。

庙堂之上动动嘴,下面千军万马跑断腿。

所以,如果动动嘴用正治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自然比跑断腿打个尸山血海划算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