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第66章 第 6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第 66 章(1 / 2)

曲贵妃这样说,沈玉耀无法控制的想到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比如于靖真的是死于殉职,而非他人之手吗?

不过这种想法也只是跑偏了一瞬,随后沈玉耀便回归了正常思维,反正不管真相是什么,历史书上记载于靖是随兴县的县令,死于救灾,这就是最后世人得知的真相。

其余都不过是野史传闻,信不得真。

“这就难办了,随兴县被大水冲刷的一干二净,想要查到四五十年前的线索,太难了。”

那时天下大乱,先帝还未曾创建庄国,天下各方纷争不断,随兴县虽有大族江氏坐镇,依旧免不了被战火侵染。

可能那个时候活着的人,都寻不见几个了,谈何去搜寻几十年前的过往。

“大理寺卿江朱韬的父亲还在随兴族地内生活,他一定知道什么。”

江朱韬之父与皇太后前一个夫婿乃是堂兄弟,当年江家被郑家打压的厉害,突逢大难,江氏不可能没有人去查明真相,就糊里糊涂的挨人家的打。

沈玉耀点点头,她明白了,只是江朱韬的父亲也曾是一地名士,纵然此刻在家中种地,身份也不是真正的乡野村夫,想要见他一面,打探消息,于三去显然是不合适的。

沈玉耀此刻不禁想起了之前她和沈珉玥说过的事情,她想要去港口附近看看。

于是她抬眼看了看曲贵妃,试探的问道:“母妃,过年之前,宫中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了吧?”

“不一定。”曲贵妃一看沈玉耀抬眼笑的模样,就知道这是有求于她,而且事情还不会很小,“你要干什么?”

“哎呀,母妃怎么像对敌人一样警惕女儿呢?女儿难道什么时候,做过让母妃伤心难过的事?”

沈玉耀起身坐到曲贵妃身边,还往她身上挤了挤,被女儿这样靠近,曲贵妃面上没说,心里还是挺受用这种黏黏糊糊的状态的。

她伸手将沈玉耀抱在怀里,装作思考一样的沉思起来。

“母妃怎么还要想呀?难道女儿真的什么时候,做了让母妃不高兴的忤逆之举了!”

沈玉耀娇憨的模样真的很讨长辈欢心,曲贵妃见她如此心都软了,不忍心再逗沈玉耀,连忙说道:“没有没有,我的女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儿,若不是母妃怕你受伤难过,你肯定早有建树了。”

即便她现在依旧心疼女儿,也无法阻止女儿去走她选择的路。

曲贵妃微微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沈玉耀的头,“说吧,是想要什么东西了,还是想做什么事情了?”

沈玉耀勉强维持住头型,撒娇似的说:“女儿想要出去走走,长这么大,女儿还没有出过京州呢。”

曲贵妃可以同意沈玉耀任何要求,但唯独这一点,她直接摇头,“不行!”

“为何?我可以让表兄带着我一同出行,再带足侍卫,实在不行,就带着禁军,让姨兄领队!”

沈玉耀没想到曲贵妃会拒绝的如此果断。

在沈玉耀看来,她之前都出过京城了,那京城之外和京州之外,有什么区别呢?

“外面有什么好的?你出去之后,若是遇到了危险,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叫母妃怎么办?”

曲贵妃就是不同意,她已经很久没有出远门了,她还记得从前在外逃亡的日子,那时候饿殍遍地,尸骨露于荒野,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如果女儿成为荒野尸骨中的一具,曲贵妃完全不敢想象那种画面。

沈玉耀看到了曲贵妃微微颤抖的身体和苍白的脸,明白了曲贵妃的恐惧。

经历过战乱的人,会留下一部分阴影,听到类似的响动,看到类似的画面,都会让人重新回到那个动

乱的环境中。

沈玉耀放柔了声音,用更加小心的态度同曲贵妃说话,“母妃,现在大庄外面已经很安全了,战乱早就已经平息,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很,女儿莫说是带着一群侍卫出行,便是一人出行,那也不会遇到危险的。”

“不行就是不行!即便母妃同意,你父皇也不会同意的。你想要查什么,尽管派人去查,想要看什么,尽管派人去看,但你自己绝对不可以出去。”曲贵妃在这件事上非常的固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既然想要做成大事,就不要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曲贵妃的话和之前下属们劝沈玉耀的话几乎一样,都觉得沈玉耀太不把自己的安全当回事。

是,沈玉耀有天生巨力,能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可她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会有疲累的时候。

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跟成千上百的人的力量相抗衡?

即使英勇如项羽,不照样也会死在围剿之中,真正的强者不光要有力量,还要有脑子,懂谋划。

沈玉耀赞同这些话,同时她也会想,真正的强者还应该有什么特质?

胆小怯懦绝对不在其中。

“母妃,如果您是说担心女儿,那女儿会耐心的劝导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可若是您想要让女儿退缩于困难之前,那女儿必须往前走这一步,来向您证明,些许的困难并不会将您的女儿打倒。如果我连这个都怕,那我还怎么继续向前?”

沈玉耀现在必须要出去了,不为别的,她就是想要让曲贵妃明白,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难事,只有惧怕困难的人。

那些人里,绝对不包括她。

曲贵妃沉默,没有搭话,沉默的最后是她对这个问题的回避,她拿着经文去找皇太后了。

她以为自己短暂的回避,可以让沈玉耀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知难而退,却不知道她前脚刚走,后脚沈玉耀就去找皇帝了。

到底能不能出宫,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皇帝对此态度还是挺不错的,甚至亲自询问沈玉耀想要带谁一起去。

“父皇同意让女儿出去?”沈玉耀以为皇帝会和曲贵妃一样,阻拦她。

毕竟皇帝以前还曾经以京城不安全为借口,让所有公主和皇子都老实点儿别乱跑。

“自然同意,你也就这些年还能到处走一走,等之后就难了。”

人越大,事情越多,再想要出去走走,需要考虑的事情就越多。

皇帝希望沈玉耀能出去扩展一下眼界,对于其他公主,他当然没有这样的要求,但是沈玉耀是不同的。

“可是,母妃她不愿意让女儿出去。”

“别听你母妃的,她啊胆子小的很,你放心走,你母妃那边交给父皇应对。”

皇帝将沈玉耀叫到跟前,伸手摸了摸沈玉耀的头,“朕的玉阳真的是长大了。”

长大了能别老摸摸头了吗?沈玉耀怀疑自己的头顶迟早被贵妃和皇帝给摸秃。

“明年玉阳就要及笄了,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及笄对于女子来说是一件大事,倒是不急着办及笄之礼,但生辰的礼物可以要的大一些。

皇帝有意让沈玉耀开口要更大的礼,沈玉耀看着他那隐含期待的眼神,故作懵懂的摇摇头,“父皇赐给玉阳什么礼物都可以,玉阳不挑的!”

“什么都行?”皇帝哈哈一笑,目光在自己的桌子上转了一圈,最后指向笔架上的朱笔,“那不如,朕将此笔送与你。”

朱笔用来批改奏折,只有皇帝能用,皇帝这话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沈玉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女儿不要朱笔,若是能选,女儿想要父皇与母妃,长命百岁。”

对沈玉耀

来说,此刻跟皇帝要太女之位,不算什么上佳的选择。

毕竟皇帝已经有了这颗心,不用她开口,皇帝自然会给她送上。

心中所想的东西已经近在咫尺,这个时候人需要更加的谨慎小心,确保最后一步绝对不会出错。

皇帝此刻是真的感动,甚至他眼底都泛出了泪光来。

耐心抚育长大的太子,宠爱的三皇子,一个接一个的让他失望,皇帝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父亲,他没有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他的两个孩子,自大狂傲,自私自利,让他失望至极。

可现在看着眼前的女儿,皇帝又觉得他的慈父之心并没有白白付出,有一个孩子是真心孝顺他的,不会让他失望。

“好好好,玉阳所有愿望都会实现的,不过父皇还是想给你一份新的礼物,下个月就是你的生辰,你要是想出行,不如等春日之后,天气回暖吧。”

“父皇,女儿不去别的地方,就在京州周遭转一转,去看看港口,保证在生辰之前回来,好不好?”

沈玉耀算了下时间,发现确实是有些急,不如先去港口转转。

等春暖之时再去左州。

“行。”

皇帝被沈玉耀哄得心花怒放,高兴的不得了,现在沈玉耀说什么,他估计都能应下来。

看着这样的皇帝,沈玉耀才明白为什么太子和申王都比较恋爱脑,说白了就是有点儿好骗。

真的是一脉相承的感情为主,皇帝比太子申王都强一些,他是个还算合格的帝皇,知道何为不可逾越的的红线。

沈玉耀从紫微宫回永康殿的时候,就一个想法,那就是皇帝真的能说服曲贵妃?

曲贵妃可不是什么能轻易被说服的角色。

不过那些都不是沈玉耀要去管的了,她要赶紧收拾一下行礼,准备出京!

十一月初三就是沈玉耀的生辰,而今天已经是十月十六了,满打满算不足二十天,这路上都要走个天,真正能到当地看看的时间少之又少。

“同六公主说一声,我马上就要出宫离京,问她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沈玉耀很期待接下来的行程,沈珉玥那边很快也给了她回复,说马上就会过来。

淑妃显然也不同意沈珉玥出来,所以沈玉耀到宫门前的时候,沈珉玥只有一个人过来了,还偷偷摸摸的,上了马车后更是催促白元快些驾马离开。

“我还要去曲府,等表兄集结人马护送出京,淑妃娘娘若是派人追上来,可没办法躲过去。”

沈玉耀看着不住掀起车帘往后看的沈珉玥,嘿嘿一笑,戳穿对方以为能逃掉的想法。

“啊?没事没事,母妃向来恪守宫规,不会随意派人出宫来寻我的!玉阳,你一会儿催曲将军快些啊。”

嘴上说淑妃的人没那么快追上来,实际上已经开始焦急的直冒冷汗,甚至还没见到曲川人呢,就已经隔空催促了。

“哈哈哈,淑妃娘娘就算追上你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将你拉回皇宫去?”

“她不能,她什么都不会管我,只会告诉我出去就别回来了。”沈珉玥眯着眼睛看向沈玉耀,见沈玉耀一脸幸灾乐祸,歪了歪头问道:“怎么回事,难道曲贵妃就能轻易放你出宫?”

“我得了父皇令呀,父皇说他帮我搞定母妃。”沈玉耀咧嘴一笑,笑容十分灿烂。

沈珉玥嫉妒了,唉,任何人真是不能比啊!

父皇就不可能为她做到去跟淑妃解释,虽然淑妃也不会听,她和皇帝的感情远没有曲贵妃与皇帝感情深厚,甚至淑妃很厌恶皇帝。

好在接下来一路,沈珉玥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一直到大部队集结一起出城走了,淑妃的人都没有上前来阻拦。

第一次被淑妃放养的沈珉玥一直到走在官道上,离京城好远距离了,还在惴惴不安。

引来沈玉耀一阵调侃,恼羞成怒的与沈玉耀闹成一团。

两位公主高高兴兴出宫玩去了,宫里鸡飞狗跳了一阵子,很快恢复了平静,淑妃是没办法管孩子,曲贵妃同样是没办法。

这一去,就是半个多月不在京城。

沈玉耀不在京城,京城却一直流传着她的传说,主要是她主张督办西北互市的消息传开了,并且在沈玉耀离开后,京城突然开了两家琉璃铺子,一家在城西一家在城东,因为城东多住达官显贵,里面的琉璃摆件那是流光溢彩,价格同样很美丽。

而另一家在平民百姓居多的城西,这一家的琉璃制品就比较普通了,而价格也非常普通,是任何一个人进去,看见价格都会惊叹我是不是走错地方的价位。

开天辟地第一回,自打中原出现琉璃开始,琉璃制品就没卖的如此便宜过!

经人询问,城西铺子的掌柜,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说,她卖的不是琉璃,只是看上去像琉璃的制品,名为玻璃,比较便宜,样式也普通,是百姓们用的。

城东铺子的掌柜卖的则是真正的琉璃制品,和那种没有任何颜色,像是水晶一样的玻璃不同。

懂行的人拿了两家的东西放一起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借口,而不懂行的人,自然就听了这玻璃琉璃之说。

懂行又知道内情,明白两家店身后主子是谁的人,则默默观望,一言不发,同时吩咐家中奴仆,日后若是需要在外购买琉璃,就去那一家店。

权当是陪小公主玩了,平常想要给公主送钱,找路子都找不到。

不过东西买到手后,买家都挺满意的,琉璃摆件珍贵又漂亮,放在那里赏心悦目,关键是价格确实不贵,属于物美价廉。

高门大户有钱,但不喜欢当冤大头,在心里算了算,发现买的比自家做的还要省钱后,他们更高兴了。

于是在沈玉耀离开京城之后,京城到处都是琉璃铺子的传闻,满朝文武私底下都在议论今天有没有买公主家的琉璃。

皇帝甚至也从铺子里买了个琉璃回去,和沈玉耀之前送给他的摆在一处,算是直接给沈玉耀带货,这一下琉璃铺子生意更火爆了。

加上送去西北的琉璃也开始大肆售卖,赚回来不少钱,朝野上下可不一直念叨沈玉耀的名字嘛。

在欢天喜地的氛围中,京城突降第一场大雪,这一场大雪并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

一些官员已经开始为沈玉耀生辰的贺礼做准备了。

与此同时,杨家一顶小轿从后门出去,一路抬到了申王府后院,杨家大门敞开,杨成业一家坐上马车,冬日里开始归家之路。

年底前回族地,叩拜祖宗。

杨可卿坐在马车上,她撩起车帘,透过缝隙看着背后越来越小的城门。

母亲刘氏一直在旁边哭,杨成业和杨栋在另一辆车上。

“真是造孽,都怪母亲不好,竟引狼入室,害得你丢了这样一份大好姻缘!真是没想到,她看着柔弱可怜,竟暗藏贼心,当真是该死!”

刘夫人絮絮叨叨的骂着刘莹儿,此刻无比痛恨当初将刘莹儿接入府中的自己,她还想着刘莹儿能为杨栋诞下后代,谁知最后刘莹儿竟抢走了她女儿的荣华富贵。

现在就算刘莹儿怀了骨肉,她都不敢确定那一定是杨家的孩子!

刘夫人越想越气,气的眼泪直流。

杨可卿叹口气,转过身从怀里掏出手帕,伸手为母亲擦去脸上的泪痕,轻声细语的解释:“母亲,女儿本就不想嫁入王府,如今王爷高兴,刘莹儿开心,我同样得偿所愿,不是很好吗?我们一家人一同回合川,日后可以相

互扶持,等兄长病好了,我们可以开一家书铺,兄长与父亲都写了一手好字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